不管发生了什么事,我们的情绪,过了一定的时间都会烟消云散,所以有的心理学家认为,包括物质在内我们终有一天会适应,适应了我们就习惯了,也就没有什么新鲜感可言。对于我们再喜欢的一件事一个物品,我们早晚一天会厌倦所以我们才会不断追求新鲜的挑战,追求不一样的东西。
心理学家提莫西威尔逊做了一个著名的实验:将一个贴着硬币的优惠券发给在图书馆独自学习的人。优惠券有两种,内容相同,但是在一种优惠券上写着“我们是谁”“为什么要做这样的事”的句子,而另一种优惠券上没有这种句子。也就是说,第一种优惠券具有更加具体的信息。五分钟后,研究者跟拿到优惠券的人说“因为课题需要,烦请做一个简短的问卷”,并问这些人的心情是怎样的。两种优惠券中,得到哪种优惠券的人的心情会更好一些呢?
答案是拿到了没有写着“我们是谁”“为什么要做这样的事”的优惠券的人。研究发现,拿到信息比较不明确优惠券的人在5分钟后更容易高兴。关于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研究者们解释为某件事情越是神秘,给人留下的情绪会越持久。也就是说我们对不确定性比较高的事情积极情绪维持得更持久。
消极的事情也是一样的,对预想不到的事情,不知道原因的负面的事情会让我们感到更持久的痛苦。我们的情绪不管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只有当我们理解了引发情绪的事件的时候,这些情绪才会终结。为了终结各种不安,我们会寻找各种各样新鲜的刺激,来满足我们的好奇也好,不安也好,总之就是要让自己的生活充实起来,不要千篇一律。
为了摆脱适应和厌倦,不要把自己在做的事情当成是非常理所当然的。如果你感到厌倦你的生活了,你就需要去试着探索新的东西,追求一些新鲜的挑战。
谢谢邀请。我们爱探索未知,追求新鲜刺激都是源于我们的好奇心。要弄清人类为什么有好奇心,就要先知道什么是好奇心。
好奇心是指:
1、对一些事物表示特别注意的情绪。
2、喜欢探究不了解事物的心理状态。
3、 对于怪诞的嗜好或热情。
心理学认为:好奇心是个体遇到新奇事物或处在新的外界条件下所产生的注意、操作、提问的心理倾向。好奇心是个体学习的内在动机之一、个体寻求知识的动力。
人类在发展,成长的过程中,会遭遇许许多多的疑问和难题,要感谢大脑,一系列的反应最后让人类去学会思考并让人类明白这件事情必须要的到解决,之后大脑不断解决疑难,疑难又反过来锻炼大脑,使得人类不满足于光碰到疑难,于是人类开始自己去发倔,甚至自己发难自己,去创造疑难,对未知事物的热衷的心理产生了我们称之为好奇心的东西,但是光有疑问和难题并不能维持这种心理,所以真正使好奇成为人类发展中的普遍心理情况的重要条件,是满足感。
因为人类正是有着喜欢探索未知世界的精神,才会有今天的辉煌成就和精彩的世界,以及未来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