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代战争火炮打得那么准(军阀混战时期75毫米炮)

首页 » 影视资讯 » 正文

斐迪南式自行火炮第一批90辆于1943年5月底正式生产完毕。而德军发起的库尔斯克会战是在7月初,所以基本上斐迪南式刚刚完成编组后便被急忙派上了前线,根本来不及发现和改进这款新型装备的缺点!

一、最严重的缺点就是没有装备机枪,没有近战的能力。在库尔斯克战役中,斐迪南式利用其厚重的装甲和威力巨大的火炮于正面第一线强攻苏军阵地。然而在突入苏军步兵连作战地域后,由于没有装备机枪,使其不能摧毁和压制苏军的步兵火力,德军的机械化步兵遭受了惨重的损失。等斐迪南式冲进苏军炮兵阵地时,德军步兵根本无法跟上,还在苏军的步兵阵地前鏖战,最终导致斐迪南式孤军奋战,遭到重大损失。

二、弹药携带太少。斐迪南式弹药携带量为55发,远低于虎式坦克的87发,在突入苏军阵地后,面对苏军数量众多的机枪阵地、反坦克炮阵地以及坦克部队,弹药根本不够用,根本无法有效的摧毁苏军火力点。一旦弹药用尽,斐迪南式只能向后撤退,无法有效扩张战果。

三、使用方法的失误。虽然斐迪南式有着无与伦比的厚重装甲和火力,可是由于其没有炮塔,加上上述的缺点,该型坦克根本不适合用于第一线突破敌人阵地,其作战能力甚至不如虎式重型坦克。该型坦克最好的使用便是留作与苏军坦克部队做最后的决战。或者斐迪南式坦克应与虎式坦克或者4号坦克混合使用,以突破苏军防线。在斐迪南式坦克吸引苏军反坦克火力时,德军坦克迅速摧毁苏军反坦克炮单位,基本肃清后,4号坦克要果断利用其速度优势冲上去和步兵协同消灭剩余的步兵火力点。绝不可以让斐迪南式坦克独自突入过深。等到再度面对苏军反坦克火力时,再派斐迪南式坦克突击,往此反复!

而之所以前线指挥官对斐迪南式自行火炮的错误使用,一是由于德军自身重型坦克的严重不足,不得不将斐迪南式代替重型坦克位置;二来斐迪南式作为新型装备刚装备不久,根本来不及和其他单位做配合性的训练以发掘其具体使用战法,导致了前线指挥官仍旧将其当重型坦克来使用的错误认识。

随着德军对斐迪南式自行火炮的改进成熟和行之有效的使用,斐迪南式自行火炮发挥出了很大的威力,对苏军造成了惨重的打击和巨大的威慑!不失为一款成功的装备!

谢谢邀请。战场之上这种战略级武器首先是敌对方的重点打击对象。其次要看地形,武器的重量,能量的消耗。这些都属于如何回收的问题。有兴趣的话可以在百度上自行了解这款武器当时所处的背景以及符不符合当的战场环境!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xcxb.com/artdetail-10290/
 用户评论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