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怪的是在好多人认为现在只比于以往更人性化更知识化更自由化更多元化理应更能写出气冲霄汉的诗句,可现实反到是所谓的现代的诗人却写不气势磅礴的诗句了?那么到底又是哪里出了问题呢?又是什么原因呢?那至少说明一个方面出了问题:就是人们的人性思想可自由奔放的领空是个假象,每个个体没有高大上精神土壤的供养,所以才会呈现出向上思维空间被金钱利欲、畏权顾忌锁死,只能呈纵向的中低音震荡;再一个原因就是吸收了西方文化中太多的中低频的能量,那么何以言之呢?你看从古至今中国文学长河不乏气势磅礴的诗句,随举几例:屈原: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杜莆:落笔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李白:安能垂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沧然而地下,苏东坡:大江东去浪淘尽,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夏明翰:砍头不要紧,只要注意真,毛泽东: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山河铁臂摇,……等等诗句,气冲霄汉的胸怀可见一斑,都脱不了时代人文土壤的给养,虽说古代人和近代的思维文化大多低劣愚昧,但人之个性不受拘押的向上的空间巨大,思想想象的空间呈两极分化,所以才能出那么多名句,可是到了近几十年,一方面原因人之思被大面积倭化,第二方面原因诗文化被西化,你看看外国几千年文化中能找出多少像中国文化中气冲霄汉的诗句?不过我们现在也算出了个气势磅薄的千古诗人: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的余秀华,想想也算可以了,起码没有留白。8*
气势磅礴的诗人不敢写气势磅礴的诗,不气势磅礴的诗人写不出气势磅礴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