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理解电影里的蒙太奇手法?

首页 » 影视资讯 » 正文

先说说『蒙太奇』这个词,不同的地方意思不一样:在法国,montage一词有几个意思,最早本是建筑术语——脚手架,而后又引申为结构、组装、安装的意思,在美术里被引申为辑绘,就是一堆照片或者画拼贴到一起组成画面。而后用在电影中表示剪辑; 1920年代的苏联电影制作者发现的『蒙太奇』理论是:把两个镜头剪辑到一起可以产生出第三种含义;(后面细说)。在好莱坞电影中,一个『蒙太奇段落』指的是:将不连续的短镜头组接以压缩一段时空或信息,一般情况下是一系列镜头配上音乐,那么这『蒙太奇』是怎么来的呢,起初,电影就是打开摄影机一直拍,最早胶片复制技术不发达的年代,卢米埃尔兄弟的电影甚至都是拍一部卖一部——每当有人看到《火车进站》之后,向卢米埃尔兄弟求购一部《火车进站》或《工厂大门》时,哥俩就会扛起摄影机装上胶片出去再拍一部。当然,不管是卢米埃尔兄弟的公开放映,还是爱迪生的单人观看,这时的电影看上去似乎只是个小玩意儿,很多电影也都仅仅是拍摄下一段演员表演,而且还一定要从头到脚拍全身,跟戏剧小品没啥区别。爱迪生自己也没太上心,可雇来为他拍短片的助手埃德温·波特(Edwin Staton Porter)倒是上了心。电工出身的波特先生开始研究电影,进行电影剪辑的实验。众所周知,他在《一个美国消防员的生活》( Life of an American Fireman,1903 )这支6分钟短片中最早实验了如溶化、特写等等现代仍在使用的电影技巧。最重要的是在这部片子中他第一次将不同空间的两段画面拼接在一起完成叙事,前一个救火车的镜头后一个就是一个妇女在着火房间(布景)内的镜头,这是电影史上第一次打破戏剧的框架,真正用电影来叙事。同年,波特又趁热打铁,制作出《火车大劫案》(The Great Train Robbery, 1903)更进一步发展了这种电影叙事技巧。

在电影工业里,“蒙太奇”这个词已经不再泛指剪辑了,而是特指。意思非常清楚,就是指类似MV那样的,把不同时间、空间的镜头快速剪辑到一起的一组镜头。在电影剧本里你可以看到这样的标记,其实对普通观众来说只需一句话就能理解蒙太奇了:类似故事型MV的一组镜头,为了快速讲故事、快速交代剧情、故事背景或快速交代人物或人物的状态而把不同时间、地点的镜头拼接在一起,通常配有音乐。现在剧本里有 montage 标记的地方也是这个意思,编剧、导演交流的时候,说起 montage 也是这个意思,而不是泛指把不同时空的镜头接在一起的做法。

和长镜头的连续性客观性对比起来理解,最简单的解释就是“切换”或者说“眨眼”。把观看影视作品当作模拟眼球运动的过程,视频画面是眼睛看到的内容,蒙太奇就是眼睛眨动的瞬间,在这个瞬间的前后可以切换不同的时空和场景,或者利用人的心理作用将不相干的事物联系在一起。真的感兴趣可以看与剪辑相关的书籍或教程,比如《眨眼之间》,其实从这个角度比较容易理解,起初,电影电影中没有剪辑的概念,往往一个镜头从头拍到尾,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一镜到底;那么显而易见的是,这种拍摄手法在时间和空间上有着巨大的约束性。

这种技法,把剪辑师的职位地方进步到一个新层次。由于同样镜头差别的剪辑方法可以孕育产生完全差别的意思。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xcxb.com/artdetail-184839/
 相关资讯
 推荐视频

天涯路客国语版

邓萃雯 黄秋生 李子雄

火焰中的美女

天知茂 早乙女爱 高见知佳 小野田真之 ジョニー大倉 朝比奈顺子 萩原流行 久保菜穂子 织本顺吉 鈴木瑞穂 荒井注

楷模

文江 王小白 朱研 叶明明

永不失联的爱

郭俊辰 孙伊涵 周彦辰 葛鑫怡 丁真珍珠 翁虹 韩栋 吕一 段奥娟 陈博豪 沈雨 杨曼聆

我想住火星

Bethany Stolar Claire Haller Martin Nikolov

母狮2024

卡特琳娜·劳克 Teele Piibemann 伊沃·乌克基维 Joonas Mikk 艾琳娜·马辛 Margo Teder Nils Mattias Steinberg Karl Pärtel Doris Tislar Raimo Pass 克瑞斯托·维丁 Külli Reinumägi Erik Vellermann Diana Toom Herta Marie Aadli

超越爱情线粤语版

黄日华 蓝洁瑛 任达华

蜡笔小新第一季国配版

矢岛晶子 小林由美子 楢桥美纪 藤原启治 森川智之 兴梠里美 真柴摩利 林玉绪 一龙斋贞友 佐藤智惠 高田由美 七绪春日 富泽美智惠 三石琴乃 纳谷六朗 森田顺平

 用户评论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