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问的很好。学生的综合素质高,自然有利于学生日后的幸福生活,有利于国家的健康发展。以往的学校教育,对智育有足够的强调,但其他各育重视不够。而今,德育方面有思想品德课,各学科中也会渗透价值观教育,勉强及格;体育方面,纳入了中考分数,在高考中没有体现,在大学不够严格,算不上合格;美育方面,小学、中学有美术课,还算可以,到高中大学就彻底放弃了,不及格;而劳动教育正是非常薄弱的一环,而且是最薄弱的一环。
对于劳动教育,我以为不同学龄段,应有不同的要求。这个应予以仔细研究,如幼儿园阶段,孩子要养成自主吃饭、上厕所、洗脸、做简单手工、画简笔画等技能技巧;一至三年级阶段要能完成打扫卫生、烧开水、煮米粥等操作……总之按照这种方法,细化每个年龄段必须学会的生活技能,并以小册子的形式发给家长,让家长注意传授这些基本技能。孩子做这些事情的次数可以不多,但应有一个最低标准,并且要强调这一举措的重要性,提醒家长重视。
尤其是到了大学阶段,学校和家长以及社会机构要努力为学生每个假期都能安排一些实习性的临时工作,以促进学生融入社会。如师范类院校可以和各中小学结对子,让学生帮忙批改作业、辅导学生等。各专业学生可以到相关工厂参加基础性劳动,增加与社会接触的机会。实习期间只保证学生食宿和安全即可,以调动企业的积极性。一家之言,抛砖引玉了。
必须要增加,国家这个决定太对了。当了几年班主任,七年级学生啊13岁左右了都,很多孩子不会扫地[抠鼻][抠鼻][抠鼻][抠鼻][抠鼻],不会洒水[打脸][打脸][打脸][打脸][打脸],不会拖地[吐血][吐血][吐血][吐血][吐血],特别是刚开学的九月份,每每看到他们这样样子,我的那个火气啊,蹭蹭蹭的,强忍怒火啊,叫他们怎么扫地怎么洒水怎么拖地[吐血][吐血][吐血][吐血][吐血][吐血],想想我自己,双职工家庭长大,小学都要跟弟弟一起做饭了,更何况扫地洒水拖地了,所以,支持,支持,支持[鼓掌][鼓掌][鼓掌][鼓掌][鼓掌][鼓掌][鼓掌][鼓掌][鼓掌][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