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亿年前发生了第一次生物大灭绝事件,原始的无颌鱼类灭绝;3.77亿年前发生第二次生物大灭绝事件,结束了鱼类时代;2.5亿年前发生了最为严重的第三次生物大灭绝事件,三叶虫灭绝;2亿年前发生了第四次生物大灭绝事件,绝大多数陆地爬行动物灭绝;6500万年前发生了最为著名的一次生物大灭绝事件,恐龙、鱼类和翼龙灭绝。
而鹦鹉螺却幸免于这五次生物大灭绝,在于它具有独特的身体结构,特殊的生活习性和灵活机动的应急方式。
躲过五次生物大灭绝的鹦鹉螺
鹦鹉螺是海洋 软体动物,属头足类动物,与章鱼、乌贼是一类动物,鹦鹉螺具有近于脊椎动物水平的发达头脑,循环和神经系统也很发达,也是最聪明的无脊椎动物之一。
现在有2属、6种,外壳呈卷曲的珍珠状,由许多腔室组成,外套位于外壳内。各腔室之间有隔膜隔开;鳃2对;具63~94只腕,无吸盘;眼构造简单,只有眼窝,无晶状体,针孔成像;无墨囊。壳薄而轻,呈螺旋形盘卷,壳的表面呈白色或者乳白色,生长纹从壳的脐部辐射而出,多为红褐色。整个螺旋形外壳光滑如圆盘状,形似鹦鹉嘴,故此得名“鹦鹉螺”。
鹦鹉螺最早出现在5亿年前的晚寒武世,繁盛于4.88亿~4.44亿年前的奥陶纪,当时全球几乎都有分布,体型也最大,可达11米。现在主要分布于热带印度洋—西太平洋 珊瑚礁水域。鹦鹉螺在地球上经历了约5亿年的演变,除体型大小有巨大变化外,其外形和习性等变化很小,故有海洋“ 活化石”之称,在研究生物进化和等方面有很高的学术价值。现在我国已将鹦鹉螺列入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由此看见其重要性。
鹦鹉螺营地栖生活,通常夜间活跃,白天则在海洋底上歇息,以触手握在海底岩石上。
鹦鹉螺在奥陶纪可谓海洋里的顶级掠食者,主要以三叶虫、海蝎子等为食。奥陶纪也是海洋无脊椎动物的鼎盛时代,鹦鹉螺体型庞大、嗅觉灵敏,并具有凶猛的鹦鹉状的嘴喙,因此霸占着整个海洋。
鹦鹉螺生活在海洋表层100~600米深,躯体内的腔室充满气体,能够通过调控气体量,适应不同深度的压力。鹦鹉螺是肉食性动物,吃小鱼、软体动物、底栖的甲壳类、特别以小 蟹为多。在暴风雨过后的夜里,鹦鹉螺会成群结队的飘浮在海面上。
鹦鹉螺有90多只腕手,无吸盘,为叶状或丝状的触手,用于捕食及爬行。当肉体缩到贝壳里的时候,用它盖住壳口。在休息时,总有几条触手负责警戒。在所有触手的下方,有一个类似鼓风夹子的漏斗状结构,通过肌肉收缩向外排水,以推动鹦鹉螺的身体向后移动。所以鹦鹉螺被海洋生物学家称为汪洋中的喷射推进器。
鹦鹉螺的内部构造
鹦鹉螺犹如一个设计精巧的潜水艇,其外壳由横断的隔板,分隔出30多个独立的小房室,最后一个(最大一间)房室就是动物体居住处。当动物体不断成长,房室也周期性向外侧推进,在外套膜后方则分泌碳酸钙与有机物质,建构起一个崭新的隔板。在隔板中间,贯穿并连通一个细管,得以输送气体(多为氮气)进到各房室之中,这样就像潜水艇似的,掌控着壳室的浮沉与移行。
由于鹦鹉螺有其独特的身体构造,又有外壳保护,生活范围广(100~600米),又不挑食,几乎是肉类的,都不放过,加之有聪明的大脑和复杂的眼睛,机敏的触角,高度的警觉性,反应灵敏,加速快,逃跑及时等,而且鹦鹉螺的体型也有巨大变得小巧,所以鹦鹉螺躲过了一次又一次生物大灭绝事件。
微小的叠生物等虫体,频微灭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