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仪作为一个末代皇帝,虽然被迫逊位了,只能在紫禁城里称王称霸,但他必竟还是皇帝。
他有皇族的血统,有皇帝的身份,所有当他16岁宣布要选妃时,很多的大佬还是争着想把女儿嫁给他,以便攀上皇亲,据称张作霖就想把女儿嫁给溥仪。
民国的大佬虽然手握大权,但出身不高,这就像后来发迹的美国土豪争相娶欧洲的没落贵族一样,就图个身份。
而统治着紫禁城的溥仪和他的皇族也是拿足了架子,声称谨守祖制,皇帝不能和汉人通婚。妃子只能在满蒙的贵族里选。
选妃是对着照片选的。太监把经过筛选的少女的照片一个个拿到溥仪眼前供他选。溥仪最后选择了12岁的文秀,而瑾皇贵妃想让他选婉容。估计事先瑾皇贵妃也提醒过溥仪婉容适合他,但溥仪觉得婉容太大了,长的又古板,所以还是任性的选了文秀。
最后,在瑾皇贵妃人主持下,婉容还是成了皇后,文秀成了妃子。
婉容,姓郭布罗,出身于上三旗之一正白旗。
父亲是郭布罗·荣源,时任内务府大臣。内务府,顾名思义是管理皇家私人事物的。内务府大臣就相当于皇上家的管家。在那个皇上只能统治紫禁城的时代,内务府大臣就相当于管理整个“国家”了,可见其权力之大,地位之高。
母亲姓爱新觉罗,是皇家格格,生下她后因产褥热而死。
婉容的出身在当时的皇家看来那是非常显赫了,当皇后是理所当然。
而文秀不过是一个没落的蒙古王公的女儿,也就只能做一个妃子。
人的历史惯性就是这么强大,当时的遗老们只看到了皇位的尊荣,而无视历史上末代皇帝大都没有好下场,所以争着把自已的女儿往火坑里推,还自以为是金屋。
婉容和文秀的命运都很悲惨。
溥仪被赶出了皇宫,搬到天津去住,后来又跑到东北作了日本人的傀儡皇帝。婉容跟着他,先是吸上了鸦片,后在去大连的船上又被哥哥卖给一个日本军官。日本战败后,婉容被抓住,没多久死在了监狱。她后来特别痛恨父亲把他送入宫中。
文秀比婉容要好些。在天津,文秀提出了和溥仪离婚。文秀是历史上第一个提出和皇帝离婚的人。当然这时溥仪已是一个平民的身份,但在满清的遗老们眼中他仍是皇帝,他自已也这么认为,所以溥仪脸上下不来,不同意,众遗老也指责劝说文秀。文秀的一个家族里的哥哥给她写信说:我们家受皇恩200多年,四代官至一品,你受得委屈算什么,不能忘本啊。
文秀坚持离婚,回应称男女平等,婚姻自由是民国的法律。
最后溥仪被迫答应,为了找回面子,还在报上登了个消息:淑妃擅离行园,显违祖制,撤去原封位号,废为庶人,钦此。并且协商,文秀不能再嫁人。
文秀离婚后,过上了平民生活,先在小学任教,后被发现曾是皇妃,没法正常工作,只得隐居起来。慢慢的钱财花完了,首饰也变卖了,只好投亲靠友,出来找工作。后来,抗战胜利,文秀认为不必再守不嫁的约定,嫁给了一个国民党军官,1947年,病死于北京。
傅仪人已逝,把你Y头扔到黄河听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