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科技关注,我来回答。企业裁员和做过冬准备,要么是危机已经发生,要么是预见到危机即将发生。对滴滴而言,危机已经发生。滴滴面临有两大危机,一是信任危机,一是运营危机。
信任危机由去年两起顺风车案件引发,暴露了滴滴在顺风车领域疏于安全治理的事实。在中国,自古就有“人命关天”的传统,社会无法承受滴滴顺风车再出现类似事件,滴滴也不敢冒然再上顺风车。滴滴顺风车首次停运发生在去年5月空姐被杀案后,但只停运一周就上线了。第二次停运发生在去年8月乐清女孩被杀案后,迄今为止仍然停运。连续两大重大恶性事件,让民众对滴滴顺风车以及滴滴出行的品牌不再信任,再加上滴滴快车、专车抽成、恶劣天气或者出行高峰打不到车或者必须加价等问题,使得滴滴遇到了空前的信任危机。
运营危机指的是滴滴的日常运营,滴滴自爆去年亏损百亿,其中给司机的补贴就超过100亿,同时滴滴还有青桔单车等业务消耗资金。另外,顺风车停运后,滴滴CEO程维说要all in 安全,这里面也需要很大的资金投入,导致现金流紧张。顺风车停运本身也给滴滴减少了收入。我大致测算了下,按照滴滴此前的说法,滴滴顺风车成立3年运送了10多亿人次,假设停运前一年有1亿单,一单滴滴收取服务费2元,那么一年就有2亿元的收入。实际单数更多,收益也更高。
在信任危机和运营危机的双重压迫下,滴滴被迫或主动收缩战线,这是企业应对市场变局的应有方式之一。对滴滴这家企业来说是好事,对投资人也是好事。
滴滴裁员只是个开始,后面还大把的,等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