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要对潘老师表达自己的敬佩之情~
人事潘长江老师是从他的小品开始的,1996年春晚我没能直播看到潘老师的表演,因为我才6岁,还在地里面各种跑来跑去玩,后来长大以后看了,发现是真的好看,把那种哥哥妹妹相互喜欢的状态演的真是到位。后来还看过他表演的一部电影,《鬼子来了》,在电影里面融合了自己得喜剧元素,也是将一个人物活生生的表现给大家。
这么多年来,他一直很敬业,也很高产,为大家奉献了很多的影视剧和喜剧节目,但是让我觉得很敬佩,绝不仅此而已
下面我们来分析下潘老师为什么会受伤呢?
第一个原因,在一些可能受伤的场景下,他应该是没有用到替身的
在这个替身横行的年代,这潘老师这么大的年纪,拍戏的时候坚持不用替身,自己本色出演,哪怕冒着受伤的风险,这是对观众的一种尊重和喜爱,他希望能给观众呈现的都是最好的状态。
这样的艺术家值得我们尊重
第二个原因,可能是戏比较多,累到了自己,导致在片场出现了一些意外
其实在他这个年纪和他所处的这个地位来看,其实没必要拍那么多戏了,地位也有了,名声也有了,物质也有了,这也是让人感动的地方,演戏是他的工作,是他的爱好,他觉得演戏是他跟观众互动的一个平台
演艺圈正是因为有了这些艺术家的坚持,我们才能看到一个又一个的好剧,能让我们的生活多了那么一丝的乐趣,他们是真正的用作品和大家交流。
再一次像潘长江老师表达我的敬意,希望您能快快养好伤,继续和我们互动起来哦~
让我说对潘长江的看法,我觉得觉得有以下3点
1为我们带来了很多的欢乐
很多人几乎都看过潘长江的小品,记忆中有小品《过河》,《想跳就跳》, 电视剧《清凌凌的河水蓝凌凌的天》,《别拿豆包不当干粮》,电影《举起手来》,《大胃王》等,大多数都是特别搞笑的,让很多人忍俊不禁,为我们带来了很多的快乐。
2励志
潘长江没有帅气的长相,没有高大的身材,却在娱乐圈取得了很大的成就,靠得就是自己的才华和努力,在这个看脸的时代,他让我们知道,只要一个人肯努力,哪怕条件再差,也能闯出一番事业。
3努力
现在已经63岁的潘长江仍然坚持在拍戏的前线,很多人都说他太拼了,其实这是一个老戏骨敬业的表现,值得大家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