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入乡随俗,入港随湾。我是潮汕人,对于这个习俗,潮汕那边基本上都是,与之对应的是,潮汕人喜欢喝茶,但每次只用三个杯子,不管多少人。其实对外地人看来,也是十分不习惯的。那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啊?潮汕人以前确确实实跟外地人的沟通很少,很少有外地人嫁到潮汕。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了,社会的开放了,一定有不少的外地人会嫁到潮汕来,如果不改变一些习俗,或者在习俗上做一些通融,那么确实会影响社会的发展。下面简单说一下我的看法。
我初次来广州在二十多年前,然后去拜访了广州的一名亲戚,第一次在外地见识到别人的吃饭,就是喝汤的时候每人个碗,然后呢,每人盛一碗汤。不像在老家一样,中间放一碗大汤,每个人一个勺勺下去,我们那时候觉得被轻视了,因为我们以为他们看不起我们农村人,嫌弃我们脏,在我们面前装城市人装真贵,其实是误会了。在外地不可能像潮汕那种做法,这也是我们的一种亲身的体会,就说如果我们不出来,那么很有可能这种想法会根深蒂固,以至于在家里,如果这样做的话,会觉得怠慢了客人。
后面随着我在广州住的时间越来越长,也了解到这里的习俗,跟老家的是不一样的,有一次这个亲戚也来拜访我们家。我们在他来之前已经去准备好了碗跟勺子,吃饭的时候也是分碗分勺,就是入乡随俗。
我的看法是怎样子的,尊重一个人,就得尊重一个人的风俗习惯,在潮汕,这种做法很普遍,那么如果没有其他人在的时候,这样做无可厚非,一旦有了外人进来,我们应该了解他,尊重他。然后里应按照外人的习俗来,毕竟他是客人,我们必须尊重客人,这是我们基本的修养。在这里也呼吁在家里的,乡亲们改一改这种习俗或者是有外人的时候尊重一下别人。
我们就是潮汕人呀。世世代代全家共喝一碗汤,每人一个勺,用小勺去大碗里勺了一下汤,往自己囗里,沾满口水又去大碗里勺呀。一家人之间,一般是父母和一群子女,食品奇缺,吃剩点让给对方,没有想到口水这方面,只要没什么病,大家都不会恶心谁,一桌就只有一碗桌,非常正常的。潮汕工夫茶,虽每次都有洗茶杯,但也是轮流用,还叫做“食涎相饺掼”![大笑]
儿子娶了媳妇,如果媳妇是潮汕人,也很习惯共用一碗汤,孙子也共用,从小就有“抵抗力”。以前好像没有听说因此而小孩不健康,叫做土里生士里大。除非公公婆婆太老了,才分一碗给他们,这叫做“认碗筷”了,就是被人嫌弃了。
现在如果哪家的公公婆婆还要一桌一大碗汤,会被外省媳妇反抗,坚决不鸟潮汕人。我们去老家和婆婆吃,还是共用一大碗汤,物质生活提高,生活习惯改变,无可厚非,但恶心五,六十岁的公婆共用一大碗汤,认为影响小孙子健康,网上喷得一无是处,我认为有些过了,对于知根知底的家人,我不恶心,也不担心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