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今人该以怎样的态度面对近体诗的古韵新韵之争?
前言
这个所谓的争议,其实不值得去争论,因为诗词创作并没有什么利益之争,换不来油盐酱醋。因此使用什么韵完全是作者的自由。
一、诗韵地位的下降
换句话说,并不能因为使用今韵或者古韵作诗耽误您高考或者就业。但是古人就不同,古代科举考诗赋,必须依照官方认可的韵书作诗写赋。因此作诗押什么韵是有政府规定的。
但是今天诗赋创作能力的地位已经没有那么高了,诗词创作成了现代教育的盲区,只要求背,不要求写。
古代的官员但大多数是读书人,而读书人都是诗人,今天已经不同了。
二、切韵与平水韵、中华新韵
今天我们说的诗韵是以隋朝《切韵》一脉相承下来的,诗韵用平水韵,词韵用词林正韵,因为都是《切韵》的音韵系统,所以我们用宋朝的平水韵来检测唐诗,基本都是符合要求的。
诗韵经过了元朝和清朝等少数民族的统治时期,但是诗人作诗并没有改变,依然使用传统的平水韵,可以看出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在清政府倒台以后,民国政府还曾经颁布了一套《中华新韵》,但是仍然没有得到作旧体诗的知识分子认可。我们可以看到老舍、鲁迅等人的旧体诗还是用古韵。
三、学习古诗最好懂古韵
有好多家长不知道为什么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为什么不押韵,甚至有的语文老师也回答不了这个问题,原因就是一点也不懂古韵。
因为格律的原因,古人用字需要即符合意境还要符合音律,所以古人要理解古人的炼字炼句一定要懂古韵。
结束语
喜欢阅读背诵诗词是一个境界,在这个基础上还喜欢创作更不容易。每一个创作者都需要阅读和理解古人的佳作,因此学习古韵不可避免,而学习最好的办法就是使用。
所以,虽然我们作诗使用新韵和古韵都可以,但是坚持使用古韵,有利于自己的学习和提高。
@老街味道
关于近体诗之古韵新韵争论:凡争论的东西首先要看,有无现实意义或思想意义。对于近体之古、新韵之争,肯定有意义。因为近体诗虽说是古诗流传,它不仅是古人的也是今人的,还有更可能是未来的。当时代变换语言的发声已有很大的变化。如以古韵押韵,好多字用今天的普通话念已完全走样。比如“斜”字,古代一般念“xia”,而今天念“xie”,显然声韵全不同了。还有些发音变化更大。这给今天的很多人,更多的是年轻人带来阅读理解障碍。既然我们是当代人,写诗的人又都有文化,而且国家又有统一标准的汉字新韵。那为什么不用而求古呢?今人写近体诗是给今人看的,不是给古人看的。所以提倡新韵,至于一些年老的作者,不懂普通话,用新韵不便,这无可厚非。(另:自从我上网十天左右的时间,天天发现这个现象,很多人用古韵或今古杂用。很大部分还是年轻人,难以理解!今天刚跟诗友交流过。我劝其用新韵,他说用新韵太宽范,有时不精准。我就跟他说了一种方法,不要死照新韵里的通押部分。比如“u”跟“ou”,韵书里通押,但你可不通押。你可“u跟u押”,“ou跟ou押”,这不就精准了吗?还有i,v,uei等。你i跟i押,v跟v押,uei跟ui,ei押不就解决问题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