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邀请!这个“洞”应该是人们想象中的另一种境界。在几十年前,我们这里来了一个买药草的人,他有时不忙的时候也和我们村上的人说说玩玩。他说他的家在马陵山,马陵山有个三仙洞,解放战争的时候,曾经是我军的指挥部。为什么叫三仙洞呢?这个神仙洞原来只有两个神仙,一个过路人来到山上,看见两个老者在洞前树下下棋,过路人就停下脚步来看下棋。看了一会儿,感觉口渴,就把两老者的茶壶拿起来喝了几口,又继续看起来,山上的草一会儿青,一会儿黄。又过了一会儿感觉时间长了,想回家,就和两个老者辞别。他来到自己的村庄,也不知哪家是自己的,村上的人都不认识,就说了自己的姓名,有个村上的人说自家祖上有个老祖宗,叫这个名字,到现在已经相传十几代了,怎么能是你?他没有办法,就回来找这两个老者,从那以后,两个神仙变成了三个神仙,这个神仙洞就叫三仙洞了。
这个故事不可能是实事,但却能反应古人对当时社会的认识,这种隔世之感,是一种逃避现实的心理,人生哪能事事如意,生平不得志,自己的愿望不能实现,屡试不中;官场失意,遭排挤,被打击,削官为民……为此愤愤不平,悲观厌世,于是就会产生一种脱离实际的逃避现实的心理,突发奇想,向往一个极乐的境界,以此来达到一种心里满足。刘禹锡的“到乡翻似烂柯人”,就是引用晋人王质上山打柴的典故,来表达这种隔世之感。这个典故和我说的这个“三仙洞”故事相似,其人物的内心世界也差不多,但“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个境界就不同了,这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心理,表现刘禹锡重新振作的精神!这是不同的地方。
(三仙洞我没有去过,有没有我也不知道,只是听一个买药草的人说的,感觉很有情趣,写在这里的。如果我说的不对,请知道的大师告诉我!提前谢谢大师!)
这个洞在古人认知中,理解为神仙的居所,因为当时未有时间遂道的概念。
从爱因斯坦《相对论》建立的时间定义,即时空遂道对时间的描述,与中国古代认为的神仙环境不谋而合,有同工异曲之处,都是认为时间在不同的环境状况下,长短不一,是个变量。
因此中国古人说的"洞"与现代物理学中的"时光遂道"是一致的,只是说法各异而已!
另外也由此可见中华民族的智慧超乎寻常,领先世界千年之久!当下的伟大复兴是历史的潮流,势不可挡,水到渠成!
时间是用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单位,我们可以让单一的物体回归原处,但不可能让整个运动的时间都回到原处。所以说时间隧道是不可能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