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文君和李清照,谁更有才?不仅是问者,恐怕很多人心里都有这个疑问。
这两个人都是一代才女,论传奇,卓文君夜奔司马相如更胜一筹,论经历,李清照从婚姻幸福到不幸再到夫死南下受尽离殇,论文采,卓文君相传有《白头吟》《怨郎诗》《诀别书》,李清照则在诗词都都有造诣,尤其是词,是婉约词派代表人物,就才华而言两人很难分出高下。但从目前仅有的史料来看,我个人更倾向于李清照更胜一筹。
首先说说,卓文君的局限。
(司马相如琴挑卓文君)
人们最熟知的卓文君,是那个和司马相如夜奔、当垆卖酒,最后司马相如得汉武帝倚重 ,想要纳茂陵女子为妾,卓文君写诗劝解、决绝,文思巧妙,数字诗和“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仍是今天的网红诗词。但问题是,目前流传下来据说是卓文君作的诗,哪怕表现了决绝的勇气,在题材方面,也只是单一的情爱。更何况,这些诗并没有充分的证据证明就是卓文君所作,后世学术考证数字诗出现的时间其实更晚。
(误入藕花深处的李清照)
而李清照的生平经历则更为完整,作品有诗有词、情感也更为复杂。诗有《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词有整整一本《漱玉词》——“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一处相思,两处闲愁,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作品的范围虽说大体是婉约词,却能跳脱女儿身,写出不少饱含家国情怀的诗词,尤其是国破夫丧的南渡时期。情感上,有少女时期的娇憨词“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也有婚后的小儿女姿态“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有离别的相思之曲,有亲人离散的哀愁之声,还有国破家亡的忧国忧民。
(李清照与赵明诚都喜好收藏金石作品)
这些作品,基本都能考证到就是李清照本人所作。
而在后世评价上,李清照也比卓文君要高。卓文君得评价,大部分是从司马相如妻和文采两方面来说,但评价动不动就是称第一的,只有李清照。
和李清照同代的文人:
宋代·王灼:易安居士,京东路提刑李格非文叔之女,建康守赵明诚德甫之妻。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在士大夫中已不多得。若本朝妇人,当推文采第一!(《碧鸡漫志》卷二)
宋代·朱彧:本朝女妇之有文者,李易安为首称。(《萍洲可谈》卷中)
明代·杨慎:宋人中填词,李易安亦称冠绝。(《词品》卷二)
清代·沈谦: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填词杂说》)
现代部分:
胡适:李易安乃是宋代的一个女文豪!(《国语文学史》)
胡怀琛:在北宋末再有一个著名的女词人名叫李清照,她的《漱玉词》,在文学界里是极有名的。她的佳句“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尤为人所称道。(《中国文学史概要》)
容肇祖:李清照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最有天才的女子,她论词对于北宋诸大家,多有不满,可见她的眼光之锐敏。她的词在当日很受人崇敬,如辛弃疾有时自称“效李易安体”。可见她的影响;(《中国文学史大纲》)
林庚:北宋的词坛,虽然充满了慢词的势力,却依然以小令为主。而结束这北宋词坛的一位作家,便是李清照。(《中国文学史》)
综上,两人在诗词上的地位和影响力可见一斑,所以两者之前,才华的天秤更要倾向于李清照一些。
文君比之清照,有过之而无不及。
其实他们的感情故事没多少特别,其实很多普通人的写照,男的没钱有才被女的看中,经过重重困苦在一起打拼,后来男的发达了,在外面偷吃,被女的劝导,回头是岸,两口子重新过日子。生活不都是这样么,只不过女的有才华,才显得特别一点。
他俩是我们的榜样是楷模是现实是理想是完美婚姻与幸福生活的写照
至古真情留不住,总是套路得人心。看上去两人的结合是一段才子与佳人般的美好故事,可是实则并不是如大家所想的那般。
当时的司马相如空有学识却无处施展,加上出身贫寒,两人只得裸婚,不得已私奔 。这在当时看来对于女方的名声可是要有不少影响。后来为了生活下去,卓文君更是卖掉了自己的 金银首饰,开了一间酒铺来供养两人,也就有了“当垆卖酒”一说。封建社会的女子抛头露面的,是为人所不齿的。
这也便是我们普遍知道有关于他们的故事。大家不妨想想,我们听到的多是卓文君为了司马相如做了多大的付出,而司马相如对待卓文君又如何了?他为了前程,一别数年都不回来见上卓文君一面,留给她的只有无尽的思念与独居的清寒。好不容易飞黄腾达了,带给卓文君的消息居然是他要纳妾了。渣男般的寄信一封告知文君他们没有了感情,连当面说的勇气都没有。后来还是在卓文君的《两地书》,述尽衷肠之下司马相如才羞愧难当的打消念头。
这样的婚姻我想应该不会为大多数人所接受吧。真正的伉俪情深还是尤为难得的。
因为司马相如短暂的爱上了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