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叔宝和李煜确实有很多共同点,他们都是才华横溢的一代才子,但做为国君来说又都是昏庸无能,以至于又都亡国。
一、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相似
陈叔宝是南北朝分裂时期南朝宋、齐、梁、陈中最后一个朝代陈朝的君主,而李煜则是五代十国分裂时期南唐的末代君主,他们的统治区域也都是以江南为主,国都也都是南京,同样也都是各自所在政权的最后一位统治者,也都是被来自北方的政权攻灭,陈叔宝的陈朝灭于北方的隋朝,而李煜的南唐则被北方来的宋朝军队所灭,都成了亡国之君。
二、他们都是才华横溢的一代大师
陈叔宝在文学、音乐等方面的造诣有目共睹,陈后主擅于创作拟乐府诗歌,并在诗词格律方面也颇有贡献。音乐方面陈叔宝也有很高的艺术造诣,他还亲自创作了《玉树后庭花》等大量经典音乐作品,只可惜大多数都没能保留下来,实在是颇为可惜。
李煜在书法、绘画、音乐、诗词等方面无所不精,特别是词的创作尤为突出,号称“千古词帝”,其所作《乌夜啼·无言独上西楼》、《望江南·多少恨》、《浪淘沙·帘外雨潺潺》、《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等都是流传至今的经典词作,其中“如多少恨,昨夜梦魂中”、“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等名句更是脍炙人口,被广泛引用。
三、他们都是昏庸无能的亡国之君
做为帝王,陈后主醉心于文艺,宠信张丽华等美女,大兴土木、荒淫无道、不理朝政,即使隋朝大军逼近,他也毫不在意,继续花天酒地,直至国破家亡,被隋军俘虏;李后主李煜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先后宠信大小周后等美人,任用奸臣,境内民不聊生,面对宋军压境毫无作为反而一味屈膝退让,最后成了宋军的阶下囚。
四、他们的最后结局也颇为相似
陈后主和李后主被俘虏后都受到了一定的优待,陈叔宝死后被厚葬于洛阳邙山,隋朝追赠其为大将军、长城县公;李煜同样被厚葬于洛阳邙山,北宋赠其为太师,追封李煜为吴王。
陈后主、李后主还得加上一个梁元帝和宋徽宗,这四个都是出了名的才华横溢,可惜都没遇到好时代,导致都成了亡国之君。
陈叔宝和李煜确实有很多共同点,他们都是才华横溢的一代才子,但做为国君来说又都是昏庸无能,以至于又都亡国。
一、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相似
陈叔宝是南北朝分裂时期南朝宋、齐、梁、陈中最后一个朝代陈朝的君主,而李煜则是五代十国分裂时期南唐的末代君主,他们的统治区域也都是以江南为主,国都也都是南京,同样也都是各自所在政权的最后一位统治者,也都是被来自北方的政权攻灭,陈叔宝的陈朝灭于北方的隋朝,而李煜的南唐则被北方来的宋朝军队所灭,都成了亡国之君。
二、他们都是才华横溢的一代大师
陈叔宝在文学、音乐等方面的造诣有目共睹,陈后主擅于创作拟乐府诗歌,并在诗词格律方面也颇有贡献。音乐方面陈叔宝也有很高的艺术造诣,他还亲自创作了《玉树后庭花》等大量经典音乐作品,只可惜大多数都没能保留下来,实在是颇为可惜。
李煜在书法、绘画、音乐、诗词等方面无所不精,特别是词的创作尤为突出,号称“千古词帝”,其所作《乌夜啼·无言独上西楼》、《望江南·多少恨》、《浪淘沙·帘外雨潺潺》、《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等都是流传至今的经典词作,其中“如多少恨,昨夜梦魂中”、“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等名句更是脍炙人口,被广泛引用。
三、他们都是昏庸无能的亡国之君
做为帝王,陈后主醉心于文艺,宠信张丽华等美女,大兴土木、荒淫无道、不理朝政,即使隋朝大军逼近,他也毫不在意,继续花天酒地,直至国破家亡,被隋军俘虏;李后主李煜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先后宠信大小周后等美人,任用奸臣,境内民不聊生,面对宋军压境毫无作为反而一味屈膝退让,最后成了宋军的阶下囚。
四、他们的最后结局也颇为相似
陈后主和李后主被俘虏后都受到了一定的优待,陈叔宝死后被厚葬于洛阳邙山,隋朝追赠其为大将军、长城县公;李煜同样被厚葬于洛阳邙山,北宋赠其为太师,追封李煜为吴王。
才艺上,李煜是千古词帝,开词之先河,词从此眼界高远,意境深邃,成为士大夫之词。更是留下了无数的经典名句。
事业上,李煜本不想当皇帝,却意外当了皇帝。施行仁政,安抚百姓。放在和平时代会成为一个好的文皇帝。但是在五代时期,还有北面的强敌,自己的国家太弱。有些先天条件无法改变,不能总说李煜太性情,造成了南唐的灭亡。他只是运气不好。就是运气不好,才成就了李煜的词。
爱情上,他收获了两段美好的爱情。让人羡慕。
不要同情他,他就是个传奇。
陈叔宝和李煜确实有很多共同点,他们都是才华横溢的一代才子,但做为国君来说又都是昏庸无能,以至于又都亡国。
一、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相似
陈叔宝是南北朝分裂时期南朝宋、齐、梁、陈中最后一个朝代陈朝的君主,而李煜则是五代十国分裂时期南唐的末代君主,他们的统治区域也都是以江南为主,国都也都是南京,同样也都是各自所在政权的最后一位统治者,也都是被来自北方的政权攻灭,陈叔宝的陈朝灭于北方的隋朝,而李煜的南唐则被北方来的宋朝军队所灭,都成了亡国之君。
二、他们都是才华横溢的一代大师
陈叔宝在文学、音乐等方面的造诣有目共睹,陈后主擅于创作拟乐府诗歌,并在诗词格律方面也颇有贡献。音乐方面陈叔宝也有很高的艺术造诣,他还亲自创作了《玉树后庭花》等大量经典音乐作品,只可惜大多数都没能保留下来,实在是颇为可惜。
李煜在书法、绘画、音乐、诗词等方面无所不精,特别是词的创作尤为突出,号称“千古词帝”,其所作《乌夜啼·无言独上西楼》、《望江南·多少恨》、《浪淘沙·帘外雨潺潺》、《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等都是流传至今的经典词作,其中“如多少恨,昨夜梦魂中”、“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等名句更是脍炙人口,被广泛引用。
三、他们都是昏庸无能的亡国之君
做为帝王,陈后主醉心于文艺,宠信张丽华等美女,大兴土木、荒淫无道、不理朝政,即使隋朝大军逼近,他也毫不在意,继续花天酒地,直至国破家亡,被隋军俘虏;李后主李煜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先后宠信大小周后等美人,任用奸臣,境内民不聊生,面对宋军压境毫无作为反而一味屈膝退让,最后成了宋军的阶下囚。
四、他们的最后结局也颇为相似
陈后主和李后主被俘虏后都受到了一定的优待,陈叔宝死后被厚葬于洛阳邙山,隋朝追赠其为大将军、长城县公;李煜同样被厚葬于洛阳邙山,北宋赠其为太师,追封李煜为吴王。
刘禅没有自称后主,对于皇帝的称呼分为帝号、庙号,对于明清两代的皇帝,史学界有以年号称呼的惯例,比如康熙,驾崩后上尊号圣祖仁皇帝,按照帝号可以称呼他为清仁帝,按照庙号可以称他为清圣祖,但无一例外都是后人上的尊号。
《三国志》以曹魏为正统
每个朝代灭亡后,下一个朝代编修前朝史书,都会以正统王朝为主题,晋脱胎于曹魏,自然以曹魏为正统,将蜀汉、东吴视为地方割据政权,对于两国之主自然也不会称为皇帝,蜀汉的国号是汉,《三国志》贬成《蜀志》,因为“汉”是前一个正统王朝的国号,刘备的帝号汉昭烈帝,这个帝号是他的儿子刘禅给的,但在《三国志》中,也将刘备称为蜀先主,相对的将刘禅称为蜀后主。
汉孝怀帝——刘禅
作为亡国之君,他的帝号是从哪里来的呢?五胡乱华时期匈奴左贤王刘渊割据并州建汉自立时,为宣称自己是汉朝的继承者,于是追尊汉朝历代皇帝,刘禅也被追尊为汉孝怀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