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嚣是100%纯的老秦人)
说起这个南越国,我觉得特别有意思。
因为南越国存在和灭亡简直是“打脸”《大秦帝国》这本书粉丝的脸,因为这个一切模仿秦制,使用秦国军制的南方割据势力面对汉军进攻时居然就土崩瓦解掉了。
这简直是对YY“秦朝军队穿越回清末可以吊打清军”最好的嘲讽。
南越国真正的奠基者不是赵佗,而是任嚣。
这个任嚣是100%标准的老秦人,他的爷爷是秦昭襄王时期著名的大力士任鄙。
用力者为任鄙,战如贲育,中为金石,则君人者高枕而守己完矣。——《韩非子》
任嚣可以说是标准的秦三代,秦始皇对任嚣也非常信任,秦始皇二十八年—三十三年,秦国征服南越战事不顺利,但是秦始皇却并没有责怪任嚣。
反而继续任命任嚣为主帅,率军征讨南越,终获成功。
任嚣也被秦始皇任命为南海郡尉,当时虽然秦朝在岭南设立了三个郡,但事实上真正能控制的就是南海郡。
所以任嚣表面上只是南海郡尉,但其实他是秦朝在岭南最高军政长官,他能担任这个职务当然和他是“秦三代”有直接关系。
然而任嚣这个土生土长的“秦三代”是怎么报答秦始皇的信任的呢?
陈胜吴广揭竿而起之后,任嚣已经在准备割据岭南了,而当他重病在身,没办法实现“割据梦”之后,任嚣不是潸然悔悟做一个秦朝忠臣,而是把赵佗这个赵人叫到身边,让赵佗一定要继承他“割据岭南”的梦想:
南海尉任嚣病且死,召龙川令赵佗语曰:“闻陈胜等作乱,秦为无道,天下苦之,项羽、刘季、陈胜、吴广等州郡各共兴军聚众,虎争天下,中国扰乱,未知所安,豪杰畔秦相立。南海僻远,吾恐盗兵侵地至此,吾欲兴兵绝道,自备,待诸侯变,会病甚。且番禺负山险,阻南海,东西数千里,颇有中国人相辅,此亦一州之主也,可以立国。郡中长吏无足与言者,故召公告之。”
这真的太有意思了,任嚣作为一个“秦三代”,作为秦朝将门虎子,居然告诉一个赵人,说秦为无道,天下苦之。
这就相当于二战时期纳粹德国的盖世太保头子希姆莱突然找到地下抵抗组织的人说,希特勒和纳粹倒行逆施,你们一定要推翻希特勒的残暴统治啊。
大家可以细细品味这里面的荒谬感。
赵佗继承了老秦人任嚣的“遗志”,杀掉了不愿意合作的部分秦朝官吏,在秦末乱世中完成了岭南的割据,他自称南越王,号称尉佗。
这就是南越国的兴起。
这里我要说一句,从现代考古发现来看,南越王墓有非常典型的秦朝高官墓地的风格,里面有大量只有秦国高官才会使用的青铜物品。
可以说,赵佗虽然是赵人,但是从墓葬结构和陪葬品看,赵佗其实已经秦国化了。
赵佗建立的南越国一直是中原王朝的属国,他一直没有称帝野心,唯一一次称帝还是吕后当朝是关闭了南越和汉朝贸易,赵佗大怒,不但称帝还带兵打到了今天湖南一带。
而汉文帝继位后一同意重新开放贸易和边界,赵佗立刻就去帝号,依然以汉朝藩属自居。
至于南越国的灭亡,这就和汉武帝积极开拓密不可分。
南越国一直存在土客矛盾,土就是指的南越人,也就是秦汉时期生活在两广的原住民;而客就是以任嚣为首的秦国军民,秦国南下兵团从目前史料看,高层以老秦人和赵人为主,中低层则是楚人和秦赵地区罪犯、奴隶之类。
对于秦赵这些北方人来说,南越在当时绝对属于穷乡僻壤,他们向往北方的繁华,为了享受繁华,觉得对汉朝称臣以及真的成为汉朝诸侯王也没什么关系。
所以赵佗的孙子赵婴齐选择了汉女樛(jiū)氏所生的儿子赵兴为自己的继承者。
虽然南越本地人对赵婴齐不满,但是并没有特别过激行为。
而作为土客混合政权,到了赵兴做南越王时,南越王的行政逐渐被本地人吕嘉掌握了。
汉武帝本想用怀柔手段让南越国内附,而南越实际掌权的樛王太后也同意,虽然吕嘉反对,但是其实两边谈的差不多了。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樛王太后看吕嘉反对太激烈,怕吕嘉造反,想先下手为强,给吕嘉安排了一次鸿门宴,可惜因为汉朝使节的犹豫,让吕嘉逃出了番禺城。
这也就等于南越国土客两大势力正式撕破脸。
吕嘉逃出番禺后就正式宣布起兵“靖难”(当时肯定不叫这个,但就是这个意思)
很快,得到南越本地人支持的吕嘉很快就打下了番禺城,他杀死了南越王赵兴和樛王太后,立赵婴齐南越人夫人所生的赵建德为王。
而此时,汉武帝派来援助樛王太后的2000军队由原济北国相韩千秋带领才刚进入南越国境。
其实从后面路博德灭南越看,2000军队要灭南越也不难,吕嘉为了麻痹韩千秋,让南越各城都给韩千秋提供饮食,以麻痹韩千秋,等韩千秋军队到了距离番禺只有20公里的地方,吕嘉突然率南越国军围攻韩千秋。
韩千秋虽然全军覆没,但是这2000汉军也给了吕嘉沉重的打击,这从后来路博德灭南越,南越国直接瓦解就能看出来。
韩千秋战死,汉武帝当然要找回面子,于是派出四路大军围攻南越,可最终只有路博德和汉朝水军,一共不足4000人抵达番禺。
还没等路博德发力,南越国军自己就崩溃了,吕嘉带着南越王赵建德在逃跑途中也被汉军抓获,至此,南越国亡。
从南越国带有喜剧色彩的灭亡过程,我们可以看出所谓“秦军”有多不靠谱,因为南越国不就是南下的秦军组成的吗?装备和作战方式和秦军没有什么不同。
结果拥有五十万人口的南越国面对4000汉军,就吓得自我崩溃,可见“秦军”、“秦制”有多么不靠谱了。
南越国是位于中国汉朝岭南的一个国家,属于汉朝的藩属国。南越国开国皇帝为赵佗,最后一位国君为赵建德,经历五王立国九十三年(公元前204年至前112年),公元前112年,汉朝第七任皇帝汉武帝刘彻出兵10万发动对南越国的战争,并于公元前112年冬季灭亡南越国。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命屠睢率50万大军分五路,一路攻取东瓯和闽越(浙江、福建),两路攻南粤(广东),其余两路攻西瓯(广西)。据《淮南子》记载:“一军塞镡城之岭(今越城岭一带),一军守九疑之塞(今九嶷山一带),一军处番禺之都(今广州),一军守南野之界(今江西南部),一军结馀干之水(今江西余干县一带)”。50万秦军分五路,平均一路10万,其中“一军结馀干之水”与岭南地区无涉,可见用于岭南越地的秦军数目是40万。
后期的征战中秦军损失惨重,主将屠睢也在战争中被杀。公元前214年,秦始皇重新任命任嚣为主将和赵佗再次进攻广西地区的西瓯、雒越各部落,同年完成平定岭南的大业,整个岭南由此划入了秦朝的版图。
秦始皇将岭南划分为:桂林、象、南海三郡。
秦末,南海郡尉任嚣病危,委任龙川县令赵佗代职。任嚣死后,赵佗即起兵隔绝五岭通中原的道路。秦亡之际,赵佗武力攻并桂林、象郡,建立南越国(公元前204年至公元前112年),自称“南越武王”。
(任嚣是100%纯的老秦人)
说起这个南越国,我觉得特别有意思。
因为南越国存在和灭亡简直是“打脸”《大秦帝国》这本书粉丝的脸,因为这个一切模仿秦制,使用秦国军制的南方割据势力面对汉军进攻时居然就土崩瓦解掉了。
这简直是对YY“秦朝军队穿越回清末可以吊打清军”最好的嘲讽。
南越国真正的奠基者不是赵佗,而是任嚣。
这个任嚣是100%标准的老秦人,他的爷爷是秦昭襄王时期著名的大力士任鄙。
用力者为任鄙,战如贲育,中为金石,则君人者高枕而守己完矣。——《韩非子》
任嚣可以说是标准的秦三代,秦始皇对任嚣也非常信任,秦始皇二十八年—三十三年,秦国征服南越战事不顺利,但是秦始皇却并没有责怪任嚣。
反而继续任命任嚣为主帅,率军征讨南越,终获成功。
任嚣也被秦始皇任命为南海郡尉,当时虽然秦朝在岭南设立了三个郡,但事实上真正能控制的就是南海郡。
所以任嚣表面上只是南海郡尉,但其实他是秦朝在岭南最高军政长官,他能担任这个职务当然和他是“秦三代”有直接关系。
然而任嚣这个土生土长的“秦三代”是怎么报答秦始皇的信任的呢?
陈胜吴广揭竿而起之后,任嚣已经在准备割据岭南了,而当他重病在身,没办法实现“割据梦”之后,任嚣不是潸然悔悟做一个秦朝忠臣,而是把赵佗这个赵人叫到身边,让赵佗一定要继承他“割据岭南”的梦想:
南海尉任嚣病且死,召龙川令赵佗语曰:“闻陈胜等作乱,秦为无道,天下苦之,项羽、刘季、陈胜、吴广等州郡各共兴军聚众,虎争天下,中国扰乱,未知所安,豪杰畔秦相立。南海僻远,吾恐盗兵侵地至此,吾欲兴兵绝道,自备,待诸侯变,会病甚。且番禺负山险,阻南海,东西数千里,颇有中国人相辅,此亦一州之主也,可以立国。郡中长吏无足与言者,故召公告之。”
这真的太有意思了,任嚣作为一个“秦三代”,作为秦朝将门虎子,居然告诉一个赵人,说秦为无道,天下苦之。
这就相当于二战时期纳粹德国的盖世太保头子希姆莱突然找到地下抵抗组织的人说,希特勒和纳粹倒行逆施,你们一定要推翻希特勒的残暴统治啊。
大家可以细细品味这里面的荒谬感。
赵佗继承了老秦人任嚣的“遗志”,杀掉了不愿意合作的部分秦朝官吏,在秦末乱世中完成了岭南的割据,他自称南越王,号称尉佗。
这就是南越国的兴起。
这里我要说一句,从现代考古发现来看,南越王墓有非常典型的秦朝高官墓地的风格,里面有大量只有秦国高官才会使用的青铜物品。
可以说,赵佗虽然是赵人,但是从墓葬结构和陪葬品看,赵佗其实已经秦国化了。
赵佗建立的南越国一直是中原王朝的属国,他一直没有称帝野心,唯一一次称帝还是吕后当朝是关闭了南越和汉朝贸易,赵佗大怒,不但称帝还带兵打到了今天湖南一带。
而汉文帝继位后一同意重新开放贸易和边界,赵佗立刻就去帝号,依然以汉朝藩属自居。
至于南越国的灭亡,这就和汉武帝积极开拓密不可分。
南越国一直存在土客矛盾,土就是指的南越人,也就是秦汉时期生活在两广的原住民;而客就是以任嚣为首的秦国军民,秦国南下兵团从目前史料看,高层以老秦人和赵人为主,中低层则是楚人和秦赵地区罪犯、奴隶之类。
对于秦赵这些北方人来说,南越在当时绝对属于穷乡僻壤,他们向往北方的繁华,为了享受繁华,觉得对汉朝称臣以及真的成为汉朝诸侯王也没什么关系。
所以赵佗的孙子赵婴齐选择了汉女樛(jiū)氏所生的儿子赵兴为自己的继承者。
虽然南越本地人对赵婴齐不满,但是并没有特别过激行为。
而作为土客混合政权,到了赵兴做南越王时,南越王的行政逐渐被本地人吕嘉掌握了。
汉武帝本想用怀柔手段让南越国内附,而南越实际掌权的樛王太后也同意,虽然吕嘉反对,但是其实两边谈的差不多了。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樛王太后看吕嘉反对太激烈,怕吕嘉造反,想先下手为强,给吕嘉安排了一次鸿门宴,可惜因为汉朝使节的犹豫,让吕嘉逃出了番禺城。
这也就等于南越国土客两大势力正式撕破脸。
吕嘉逃出番禺后就正式宣布起兵“靖难”(当时肯定不叫这个,但就是这个意思)
很快,得到南越本地人支持的吕嘉很快就打下了番禺城,他杀死了南越王赵兴和樛王太后,立赵婴齐南越人夫人所生的赵建德为王。
而此时,汉武帝派来援助樛王太后的2000军队由原济北国相韩千秋带领才刚进入南越国境。
其实从后面路博德灭南越看,2000军队要灭南越也不难,吕嘉为了麻痹韩千秋,让南越各城都给韩千秋提供饮食,以麻痹韩千秋,等韩千秋军队到了距离番禺只有20公里的地方,吕嘉突然率南越国军围攻韩千秋。
韩千秋虽然全军覆没,但是这2000汉军也给了吕嘉沉重的打击,这从后来路博德灭南越,南越国直接瓦解就能看出来。
韩千秋战死,汉武帝当然要找回面子,于是派出四路大军围攻南越,可最终只有路博德和汉朝水军,一共不足4000人抵达番禺。
还没等路博德发力,南越国军自己就崩溃了,吕嘉带着南越王赵建德在逃跑途中也被汉军抓获,至此,南越国亡。
从南越国带有喜剧色彩的灭亡过程,我们可以看出所谓“秦军”有多不靠谱,因为南越国不就是南下的秦军组成的吗?装备和作战方式和秦军没有什么不同。
结果拥有五十万人口的南越国面对4000汉军,就吓得自我崩溃,可见“秦军”、“秦制”有多么不靠谱了。
南越国是位于中国汉朝岭南的一个国家,属于汉朝的藩属国。南越国开国皇帝为赵佗,最后一位国君为赵建德,经历五王立国九十三年(公元前204年至前112年),公元前112年,汉朝第七任皇帝汉武帝刘彻出兵10万发动对南越国的战争,并于公元前112年冬季灭亡南越国。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命屠睢率50万大军分五路,一路攻取东瓯和闽越(浙江、福建),两路攻南粤(广东),其余两路攻西瓯(广西)。据《淮南子》记载:“一军塞镡城之岭(今越城岭一带),一军守九疑之塞(今九嶷山一带),一军处番禺之都(今广州),一军守南野之界(今江西南部),一军结馀干之水(今江西余干县一带)”。50万秦军分五路,平均一路10万,其中“一军结馀干之水”与岭南地区无涉,可见用于岭南越地的秦军数目是40万。
后期的征战中秦军损失惨重,主将屠睢也在战争中被杀。公元前214年,秦始皇重新任命任嚣为主将和赵佗再次进攻广西地区的西瓯、雒越各部落,同年完成平定岭南的大业,整个岭南由此划入了秦朝的版图。
秦始皇将岭南划分为:桂林、象、南海三郡。
秦末,南海郡尉任嚣病危,委任龙川县令赵佗代职。任嚣死后,赵佗即起兵隔绝五岭通中原的道路。秦亡之际,赵佗武力攻并桂林、象郡,建立南越国(公元前204年至公元前112年),自称“南越武王”。
hello!大家好,我是(沉舟人)历史领域创作者。对历史方面深有研究,热爱中国文化、热爱中国历史,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文化经典众多广奥,卷帙浩繁。
PS:同时我目前的工作也是从事(历史老师)这个职业,针对这个问题,让我从专业的角度分享我的观点:
公元前3世纪,中国秦朝征服越南北部地区。在前1世纪至10世纪的大部份时间中,越南是在中国古代各政权的直接统治之下。直到968年,丁部领统一境内的割据势力而建国,在李朝建立后受宋朝承认其主权。越南成为中国藩属国。
综上所述,南越国的领土远大于越南。
以上是我的观点,希望大家多多去了解中国的伟大历史,中国的传统文化那么的精彩,所包含丰富的众多因素,即有现在人看来的神话故事,又有儒释道等诸多文化在内,众多的如释迦牟尼和老子这样的人也都丰富过这一人类历史上最为灿烂的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