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青一生为西汉立下汗马功劳,生前是汉武帝刘彻最信任的将领,可卫青死后,卫家也随之没落,而这一切都与汉武帝有关,君臣关系最复杂,不过如此!
卫青生前君臣和谐,
卫青和刘彻的关系那可不一般,卫青是刘彻的小舅子,在太皇太后窦太后把持朝政时,刘彻就很想自己说了算,结识卫子夫后,卫青也进入刘彻的圈子。原来卫子夫和卫青都是刘彻他姐府上的人,卫青是喂马的,可人家的军事天赋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窦太后逝世后,刘彻才得以彻底掌权,可他虽贵为天子,在朝中也是需要人支持的。经过文景之治后大汉朝颇有生机,内政上有主父偃、董仲舒等人的治国思想,可对外却一直缺乏大胜,北边崛起的匈奴帝国屡次占领大汉土地。作为一个皇帝,刘彻也有他的见解,匈奴必打不可。当时的军中并无很厉害的角色,各朝诗人所提及的李广,虽有名气但功绩仍不大。
直到卫青出现,一次次的扭转战局,打得匈奴抱头鼠窜,三次汉匈大战都与卫青有关,还是大胜,这下子军中的声音也彻底倒向汉武帝。要不是卫青和霍去病都死得早,说不定能够直接打崩匈奴。这时候卫青是站在汉武帝这一边的,卫青死时汉武帝的悲痛也是真的。
卫家没落是因为站队的问题
本来卫青的死对于卫家来说也是一个打击,但还有太子和皇后也还行。可刘彻越活越糊涂,在位时间又长,年纪大了想得就更多。越想长生却越容易被人利用,“巫蛊之祸”的开端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汉武帝稀里糊涂地造成。本来朝中就有人对太子不利,偏偏汉武帝还相信了小人太子谋反的诬告,因此这一次事件导致皇后和太子身死,与太子有关联的都被清洗。卫家首当其冲,一下子又没了皇后和太子这个依靠。
卫青和卫子夫
而汉武帝更狠的是,借着这次所谓“过错”直接清洗朝堂,不仅洗掉了一批小人,还解决了一家独大的问题,卫家既然没了最能够打仗的卫青,再扶持一家好了,李家走入了中心,可是李家的人确实能力不行,与匈奴打仗还能被俘虏投降,李夫人还玩弄权术,自然也没好下场。卫青的儿子本来凭靠卫青立下的功勋能够享有爵位,但在汉武帝眼中,卫家就是太子一系的人,可太子已经没了,卫伉也跟着没了,另外两个兄弟也不知所踪,卫家彻底没落。
总的来说,卫青对于大汉朝是功绩彪炳的,若不是“巫蛊之祸”,卫青死后以卫子夫的才智,卫家再怎么说也能够延续下去。有人说汉武帝之所以造成“巫蛊之祸”是因为有人蛊惑,迷了神志,但后续一系列的操作却让人不得不佩服什么帝王之术。既然已经发生,还不如利益最大化,清除有威胁皇权的外戚势力,最以罪己诏宣布离场,顺道把皇位交给孙子,真是一手好算盘。
立刻灭了他卫家?这个措词不严谨。
卫氏外戚,这个是当时太子刘据的支持者,但是卫青(前106年)死后,汉武帝有一个钩弋夫人很得宠,且怀孕十四个月,于太始三年(公元前94年)为63岁的汉武帝生下一个皇子,取名刘弗陵。
老来再得子,心情很高兴,以前的尧帝也是经过十四个月怀胎,现在钩弋生的儿子也是一样。汉武帝就将钩弋的儿子所诞生的房间门命名叫尧母门。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大家猜测太子可能要换人了,于是后来的事对太子就越来越不利,以至巫蛊之祸刘据自杀。
卫氏作为太子党,当然被牵连了。但这一切都是卫青死后10多年的事情了,跟卫青没有多大关系。所以你问卫青犯了什么错误,其实卫青也没有啥错误,只能说汉武帝太能活了,太子又不得宠,所以被有心人利用要废除太子(江充是巫蛊之祸的制造者,也是逼迫太子造反的直接责任者),卫青的儿子卫伉就是这么被巫蛊之祸牵连而死。跟卫青没有关系!!!
首先,霍光与卫家并无血缘。
霍光与霍去病是异母兄弟,霍去病与卫皇后及卫青的亲戚关系正缘于其母卫少儿(卫青、卫子夫的姐姐)。所以,霍光与卫家有点连带关系,但与卫家无血缘。
所以说,汉武帝灭卫青后人(并非满门),跟霍光也没甚大干系。
霍光得到汉武帝赏识跟霍去病有关。霍去病在驾前有面子,就把自己的异母弟光引荐给了皇帝。
霍光本人有才干,办事谨慎周到,汉武帝很赏识他。没必要因为他与卫青家那兜兜转转的关系而迁怒于他。
个人看法是:霍光在汉武帝心目中是个人才,其霍去病又是自己十分在意的有功之人,卫家的事没必要牵扯到他,况且冠军侯已逝,后人霍嬗又病死得早,这个霍去病也在意的弟弟,就好生培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