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文越剪影,很高兴回答你的这个问题。
《蜘蛛侠》幼稚吗?
《蜘蛛侠》是经典的英雄题材漫威电影,我第一次看《蜘蛛侠》的时候并没有感到这部影片的幼稚,可能每个人对电影的理解及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吧。男主角彼得·帕克本身就是青少年,不就应该显的有些幼稚和对未知的迷茫吗?是的,他是超级英雄,可他只是一个刚上大学的超级英雄,怎么可能跟其他超级英雄放在一起相比呢?
《蜘蛛侠》——普通人
蜘蛛侠没有雷神一样的神力天赋,没有绿巨人一样的科学头脑,没有钢铁侠一样的家族传承,他只是生活在纽约一个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家庭中。他上着一所普普通通的大学,每天上学总迟到,不停在路上追赶校车,被同学嘲笑,还有一个暗恋的女孩不敢表白,为生活奔波劳碌。电影里所表现的一切不都在告诉我们蜘蛛侠本身就是一个普通人吗?在《蜘蛛侠》系列中蜘蛛侠并没有像复联英雄一样在拯救世界,相反的他每天拯救的都是像他一样的普通人,拯救世界需要英雄,但平民也需要英雄。
《蜘蛛侠》——正义
在《蜘蛛侠》第二部中,蜘蛛侠在战斗中被打晕掉入车厢中,面具被毁,车上的人看到了他的庐山真面目。有人说:“天啊,他还只是个孩子,还没有我儿子大呢”,于是人们把他抬起来,一人接着一人的传到了车厢尾部。电影到这里充分的体现了人们对英雄的敬意和对正义的渴望,人们对正义的追求永不停息,薪火相传。蜘蛛侠醒来后发现自己的面具没了,两个孩子递给了他蜘蛛侠的面具并对他说:“我们会保守秘密的”。这个画面震撼人心,这就是蜘蛛侠,一个平凡又不平凡的蜘蛛侠。
《蜘蛛侠》——转变
如果说刚做蜘蛛侠的时候,只是出于对叔叔的内疚,对罪恶的痛恨,对社会的责任,总结起来就是情绪和道德约束。但后期他的理念得到了升华,他想把世界变得更好,他想把人们团结起来,他想唤醒人们心中的力量。每次击败罪恶,每次得到人们感谢都会变成他最大奖励,这种与人们的精神连结才是令他接受英雄这一个角色必要因素。当他经历过生活的折磨还坚持心中的理想时,他终于学会了当一名英雄。
每一部英雄题材的影视作品都在给我们传递一种能量,主人公的幼稚或许是传递能量的一种手法,重要的是我们如何正确的理解这部作品想给我们带来什么意义。
以上是我的个人看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谢谢
一部青少年动作片面对观众,不是不能做加法。
真正可怕的,是满足于“减法”的得数,靠着一副浅薄身板,拿少年观众当傻子,这点更要命。
所以,《蜘蛛侠:英雄远征》的成熟化,必须在这第二部完成。
毕竟,随着系列不断往下拍,小观众也是要长大的。
何况,一部青少年动作片的适当成人化,也许还能打破票房局限,投入更广泛的成年观众市场。
不过“适当”二字也十分重要,毕竟历史上因定位不明而失败的大片,也多的是。
《蜘蛛侠:英雄远征》打破青少年动作片困境的经验,既是自我探索出的新路,也有着自身IP效应的“托底”。
所以,它的经验未必能适用于一切青少年动作片,谁能引领困境的突破,一段时间内仍是个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