衔环结草有什么典故(结草衔环是什么典故)

首页 » 热门资讯 » 正文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这是一个成语故事,很符合中国人的价值观。

衔环结草,我们先说结草。

《左传·宣公十五年》记载:春秋时期,晋国有个大夫叫做魏颗。

他的父亲叫做魏武子,有个非常宠爱的小妾。

不过魏武子的年龄很大,而小妾正直妙龄。没几年,魏武子因年迈患上绝症,很快病死。

死前,魏武子根据习俗,让儿子魏颗安葬他时,一定要将小妾一通殉葬。

春秋时期,还没有正经的礼法。

当时贵族没有生育的妾,一般都会殉葬。但如果贵族的儿子法外开恩,也可以将这些妾放走。

魏颗是个心善的老实人,不愿意看到自己妙龄的庶母如此死去。

犹豫再三,魏颗顶住压力,仍由这个庶母改嫁,没有让他给父亲殉葬。

为此,魏颗成为当时的笑柄,都说他烂老实无用。

没多久,秦将杜回领兵攻打晋国,晋王命魏颗率兵抵抗。

魏颗的军队和秦国大军对战,被打的大败,士兵纷纷溃逃。

秦将杜回发现晋军已经溃败,立即亲自率兵去活捉魏颗。

魏颗无处可逃,眼见就要成为俘虏。谁知道,此时战场上突然出现了一个白胡子老人。

这个老人冒死冲入秦军中,用草打成的结,绊倒了杜回。杜回被摔成重伤,秦军顿时失去主帅,出现混乱。魏颗乘势出击,活捉了杜回,晋军最终胜利,魏颗和保住了性命。

但这个白胡子老人是谁呢?为什么不顾性命帮助魏颗呢?

当天夜里,魏颗做了一个梦。这个老人对他说:我是你父亲小妾的爸爸,已经去世多年。感谢你没有让我女儿殉葬,所以我的魂灵特来战场上结草报恩。

这就是结草。

那么什么是衔环呢?

《后汉书·杨震衔环传》注引《续齐谐记》记载:东汉有个人叫做杨宝。杨宝是孩子的时候,在树林中发现一只受伤的小黄雀。杨宝见他可怜,就将小黄雀带到家里精心照顾。小黄雀的伤养好了以后,就将小麻雀放了。

当天,杨宝做了个梦,梦见有一个黄衣童子,口中衔着四个玉环,说是送给杨宝的礼物,并祝愿杨宝子孙四代都做大官。

后来杨宝成年后,他自己、儿子、孙子甚至曾孙都做了大官。

杨宝认为,这是黄雀衔环报恩,这就是衔环。

所谓结草衔环用来比喻感恩报德,至死不忘。

其实,做人本来就应该这样。

对别人的恩惠,要尽量报答,这也是做人的基本素质。

不懂得知恩图报的人,通常也不是什么好人。

衔环结草,又可以说成“结草衔环”,这是个成语,是有典故的。衔环与结草是并列关系,并列结构关系的成语是可以前后调换的。

结草:纠结野草,用以绊人的脚。环是圆环,衔是用嘴含。用嘴叼着一个圆环,即衔环。《左传/宣十五年》记载:晋大夫魏颗在他父亲死后,把他父亲的一个爱妾另嫁了,没有让她殉葬,后来魏颗同秦国的杜回作战时,见一老人纠结野草,以绊杜回,抗衡杜回,因而捉住了杜回而取胜。夜里魏做了梦,梦见那老人对自己说,我是你所嫁妇人的父亲,特来战场上结草绊人替女儿来报您大恩的。这就是结草绊人报恩的故事来历及出处。又依《后汉书/杨震传》注引《续齐谐记》记载:后又杨宝幼时,救了一只黄雀,后便有“亱有黄衣童子街白环四枚”相报,并祝医杨宝子孙四代都做三公。这是在宣扬因果报应,教人从善,要知恩图报。后人就借用“衔环结草”比喻感恩报德,至死不可忘记,做人要得恩有报。

这成语故事,很有道德教育意义,对劝人修心养性炼品行善立德很有积报意义。做人就要深思远虑,从善如流,要心存善念,感恩戴德,知思图报,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为人就要做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为人处世,就要懂得感恩而不忘恩负义。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xcxb.com/artdetail-85292/
 推荐视频

移植

杰茜·洪 马克·米钦森 贾里德·特纳 Eden Hart Benjamin Hudson Gideon Smith Alison Quigan Chloe Parker Sam Wang Sepi To'a Ginette McDonald Andrew Munro Joyena Sun Phil Brooks Xiao Hu Aleni Tufuga Mohan Liu Noah Davy Deanna Chiang Trendall Pulini

鲨鱼驱魔人2:不洁水域

杰莎·弗拉克斯 Roni Jonah 安洁儿·妮可 Fallon Maressa 金伯莉·琳恩·可儿 蒂娜·维塞尔

九十九首歌

Ehan Bhat Edilsy Vargas Tenzing Dalha 丽莎·蕾 玛尼沙·柯伊拉拉 Warina Hussain Diwakar Pundir Ranjit Barot Rahul Ram Ashwath Bhatt Neel Tyagi Chaitnya Sharma Kurush Deboo Burjor Patel Kalyan Baruah

 用户评论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