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焕说“五年复辽”能实现么?如果要达到“五年复辽”需要哪些基本条件呢?我来分析一下。
呃,字儿写冒了……希望大家有时间的话看完吧。
说之前,先简单说说什么是袁崇焕的“五年复辽”。
(袁崇焕雕像)
崇祯皇帝即位后,元年(1628年)七月
崇焕入都……帝召见……咨以方略。对曰:“方略已具疏中。臣受陛下特眷,愿假以便宜,计五年,全辽可复。”
这就是袁崇焕说的“五年复辽”。皇帝一听高兴啊,说好好,我肯定不抠儿门儿,只要你解决了这个问题,赏赐大大的。等皇帝出去歇会儿,估计是上厕所什么的吧。这时候给事中许誉卿就趁这个空闲问袁崇焕,说袁大人,您打算具体用啥方法复辽啊?
崇焕言:“圣心焦劳,聊以是相慰耳。”誉卿曰:“上英明,安可漫对。异日按期责效,奈何?”崇焕怃然自失。
什么意思?!就是皇上他老人家也够烦的了,我就随口一说,逗个闷子。
结果许誉卿问他,那到了五年,皇上要考核你结果可怎么办啊?袁崇焕这一想,才傻眼了。
所以,袁崇焕随口一说,咱就随便遐想一下吧。
(崇祯皇帝与袁崇焕)
那么对于“五年复辽”,袁崇焕认为有啥基本条件呢?他跟皇帝说
但五年内,户部转军饷,工部给器械,吏部用人,兵部调兵选将,须中外事事相应,方克有济。
同时,他还要了尚方宝剑和全部的指挥权。这些就是袁崇焕认为的基本条件。
抛开对袁崇焕个人的褒贬评价及其被杀的因素。如需达成“五年复辽”这一目标,需要综合考量战场上的博弈双方,也就是大明和后金的情况,而不是仅仅把目光停留在辽地。我认为要具备瓦解后金、充实羽翼、足兵足饷这三个条件。否则是不易达成的。
下面就逐一来聊聊的:
瓦解后金
为啥先说瓦解后金呢?我们知道明朝的覆灭是不可逆的,实话说,袁崇焕不被杀,袁崇焕不杀毛文龙能解决明朝的问题么?其实还是解决不了明朝日益衰弱、后金日益强盛的大趋势。
但为什么还把这一条放在前面呢?是因为,宁远一战,努尔哈赤被炸身亡,天命十一年(天启六年 1626年)皇太极继位。天启七年(1627年)八月,明熹宗驾崩,同年崇祯皇帝继位,第二年改元崇祯。袁崇焕提出“五年复辽”时,皇太极也是继位不久,汗位不稳。所以,他的建议也不能说就全是信口开河。
(《雍正王朝》里的八王议政)
后金的体制与明是不一样的。努尔哈赤在杀掉长子褚英,废掉汗位继承人代善之后,在其天命七年(天启二年 1622年),建立了“八王共议制”,也就是咱们在《雍正王朝》里听八王爷逼宫时提的那个。只不过,此时的八王是努尔哈赤的八个子侄。这个制度表明,后金大汗的汗位是由八王共同通过的,大汗如果无德,或者不胜任,八王有权共议罢免大汗。这其中的四大贝勒(王)是更具权力的,这就是大贝勒代善、二贝勒阿敏、三贝勒莽古尔泰、四贝勒皇太极。
虽然,根据《清史稿》和《清实录》记载,都说皇太极是受大家拥立为汗的。但根据后金的《满文旧档》记载,其实,另三大贝勒与皇太极矛盾却也不小。代善作为“废太子”就别说了,谁能心甘情愿呢?阿敏是努尔哈赤的侄子,他爸爸舒尔哈齐就时常想单飞,被努尔哈赤所惩罚。阿敏也和他爸爸一样,希望另立门户,在拥立皇太极的时候,就曾派人跟皇太极说,我拥立你为汗,你让我“出居外藩”吧。而后,他率军攻打朝鲜时,也曾动过在朝鲜自立为王的念头。而莽古尔泰呢,虽然没啥政治野心,但是脾气暴躁,动不动就跟皇太极直接掏刀子。
(四大贝勒)
而且,努尔哈赤刚死,皇太极继位之初,后金的形势还是比较危急的。当时后金军队刚刚在宁远战败,且大汗因此死去。而且自后金与明朝开战之后,边境贸易已然没有,如何维持国家和军队的生计就是个大问题了。所以日本人稻叶君山所写的《清朝全史》就说:
太祖之宁远败绩,已有末路之势,如永远继续,则金国命运,或即衰亡,亦未可知……
在这样的情况下,皇太极就遣使找袁崇焕媾和示弱,以拖延时间。所以,袁崇焕后来进京面圣时说“五年复辽”可能也是以此为据。
反观明朝,在后金汗位交替之时,乃至袁崇焕面圣前,后金第一次出兵朝鲜的时候,就应该有所举动,一是采取军事主动,打击后金有生力量。二是利用四大贝勒之间的矛盾以利诱之,瓦解分化后金。如果这么做的话,“五年复辽”并非不可能的事儿。因为到天聪四年(崇祯三年,1630年),皇太极才将阿敏治罪,天聪九年(崇祯八年,1635年)才收拾的莽古尔泰,只剩大贝勒代善一人,也就没法兴风作浪了。在这个时间段内,还不是皇太极“乾纲独断”,还有对后金各派势力瓦解的机会。
充实羽翼
所谓“羽翼”说的是内蒙古诸部与朝鲜。
争取后金以西的内蒙古诸部尤为重要。后金很早就已经降服了科尔沁蒙古,与喀尔喀蒙古也曾会盟,但喀尔喀蒙古基本上摇摆于后金与明之间。在努尔哈赤,皇太极积极处理蒙古关系时,明朝为了抗击后金,只是每年给察哈尔蒙古的林丹汗钱,换取他的支持。但林丹汗的志向确是统一蒙古,只是因为后金是他统一蒙古的绊脚石,他才会与明朝暂时联合,做做表面功夫。
(林丹汗)
而其他内蒙古诸部,在林丹汗的攻击下,倒向了后金,天聪二年(崇祯元年,1628年),内蒙古诸部与后金在喀喇沁会盟,共同对付林丹汗。同时,在天聪三年(崇祯二年,1629年),后金包围北京的时候,《清实录》也记载了:
喀喇沁台吉布尔哈图,曾受赏于明,以熟识路径,命为向导。
说明内蒙古部族已经为后金所用,打击明朝。
天聪五年(崇祯四年,1631年),林丹汗和后金交战失败,整个部众向西遁逃,林丹汗病死。后金持续攻击林丹汗余部,最终于天聪九年(崇祯八年,1635年)降服了林丹汗部众,得到了传国玉玺,彻底平定内蒙古。
可是在这么长的时间内,明军一直处于龟缩防守的状态。并没有趁后金收服蒙古诸部的时候出兵支援林丹汗,也没有在这期间,趁后金国中空虚发动进攻。
(丙子虏乱)
后金的东南,是中央王朝历来最忠诚的属国朝鲜。二三十年前,万历朝鲜战争,明朝刚刚救了朝鲜。因此,朝鲜一开始也是忠心站在明朝这边。在皇太极上台后,两次攻打朝鲜。第一次就是上边提到的以阿敏统兵的那次,为了解除后金的危机,正好也是趁着朝鲜内乱,皇太极刚继位就决定兵发朝鲜,当然了,朝鲜肯定打不过后金的,最后只得赔了不少钱给后金,但是对于后金提出的改变两国平等关系,成为君臣关系的要求予以回绝。即使是到崇德元年年(崇祯九年,1636年)清朝第二次攻打朝鲜(丙子虏乱)时,明知不敌清朝的朝鲜群臣,仍然纷纷上疏表示拼死抵抗。
洪翼汉(瞅这名字,就很政治正确)说:
臣自堕地之初,只闻有大明天子……臣自闻僭帝之说,胆欲裂,气欲断……
尹集也说:
天朝之于我国,父母也,奴贼(清),即父母之仇也,人臣岂有与父母之仇约为兄弟,而置父母于相忘之域,恬然不以为耻者!
朝鲜被迫投降后,清朝要求朝鲜将主战派的“三学士”洪翼汉、尹集、吴达济押到盛京(沈阳)斩首。
而明朝不在朝鲜危亡时再度支援朝鲜,立刻就受到了惩罚,平定朝鲜后,皇太极让新投降的汉军和朝鲜军队攻占皮岛,先后在此杀死明朝军民四五万人。朝鲜也算是给大清朝缴上了投名状。
如果崇祯皇帝上台后,能够对林丹汗为主的内蒙古诸部和朝鲜大加笼络和支持,促使他们不断袭扰削弱后金。或许“五年复辽”还是有可为的。
足兵足饷
当然,军粮与军饷的问题,包括军械、军马等等,没钱没粮谈什么“五年复辽”啊。我看很多朋友都做了分析,我就不多说,就简单补充一点儿吧。首先,按《明史·袁崇焕传》里说的,
崇焕在辽,……岁费度支四百八十余万,减旧一百二十余万。帝嘉奖之。
说明他在辽东驻守,一年支出480万两,比以前减少了120万两,皇帝还嘉奖了他,可见以往每年军费要600万两左右。
其他地方的记录也记载了从万历四十六年至天启七年(1618-1627)前后十年间对后金的军费用银6000多万两,每年600多万两。仅朝廷对辽饷这一项的征收,经过数次加派,已经达到了最高每年730万两!而明末每年太仓(国库)入库才400多万两,平均每年因辽饷出现的赤字就达到了200多万两,因此边地饷银长期拖欠。就在袁崇焕向皇上保证“五年复辽”的几乎同一时间,
“川、湖兵戍宁远者,以缺饷四月大噪,余十三营起应之”
这些士兵把巡抚都抓起来作为人质了。
崇祯这一朝确实是天灾人祸,真正是一个王朝要灭亡的征兆,又有小冰期所带来的灾荒、又有农民因为负担太重的起义,再加上和后金的战争,实在是疲于应付了。
所以都不用提兵足的问题了,现在的兵就养不动!万历年间,辽地军队就因为欠饷哗变过,这又哗变。因此,“五年复辽”基本条件中的足兵足饷实际上也是镜花水月。
综上所述,“五年复辽”虽然可以列出基本条件,不过这些条件,放在现实里,大半不好实现,因为不管是足兵足饷的充实边军,还是收买察哈尔林丹汗,支援朝鲜对抗后金,都需要真金白银,而明朝政府缺的就是钱。但是有一条,不一定需要多花钱,这就是趁皇太极政权不稳去挑唆后金内乱。只可惜,不论是崇祯皇帝,还是袁崇焕,都没想到尝试这个办法。
反观后金/清朝,在皇太极上台后,
立刻出兵朝鲜、降服内蒙古诸部,断明朝羽翼;
不断入塞掠取京畿、山西等地获得大量财物、人口,充实自己,削弱明朝;
对内削除其他贝勒势力,稳固统治,对明实施反间计杀掉袁崇焕。
(袁崇焕临刑口占)
虽然在此期间输掉宁锦之战,但却最终赢得天下,皇太极与崇祯、袁崇焕战略眼光的对比,高下立判。
袁崇焕所谓的五年复辽,只是在崇祯面前夸下的海口。
为了得到崇祯皇帝最大的支持与绝对信任,袁崇焕显然有些迫切了。
其本身并不具备复辽的条件,在当时只能采取守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