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确,有“努尔哈赤被袁崇焕用‘红夷大炮’炸伤而死”的说法。
这样说的,还不是一般人。
比如,曾任美国历史学会会长的魏斐德,被称作“著名中国学家”,在美欧学界名头十分了得,他就这样认为。
魏斐德不是华人,也不是亚裔,只是取了个汉语名字。他有若干很著名的著作,包括《洪业:清朝开国史》在内。其第一章,《努尔哈赤之死与皇太极之议和》一节写道——
1626年2月19日,金军将宁远团团包围,第二天便发起攻击。袁崇焕有意放弃外城,将敌人放入“红夷”大炮及矢石、燃油的射程之内。但努尔哈赤仍奋力攻城。战斗持续了6天,明军的顽强抵抗使金军遭受重大伤亡。努尔哈赤也中炮负伤,被迫率众撤回。七个月后,即1926年9月30日,这位后金大汗伤重而死。
魏斐德在“注”中讲,以上说法,据《清太宗实录》。
“清太宗”,是皇太极。努尔哈赤为“清太祖”。
对魏斐德这一说法,中国史学界很少有人赞同,大约与《清太祖实录》中查不到相关记载支持此说有关。
然《清太祖高皇帝实录》,有以下明确记载——
(七月)癸巳(二十三日),上不豫,幸清河坐汤。八月庚子朔,丙午(初七日),上大渐,欲还京,乘舟顺太子河而下。使人召大妃来迎,入浑河。大妃至,泝流至囗鸡堡,距沈阳城四十里。庚戌(十一日),未刻,上崩。在位凡十一年,年有六十有八。
这段记载里,没说努尔哈赤有没有受炮击伤不愈而亡,也没说是因为其他原因故去。只是说,农历七月底,他曾经感觉身体不适,于是去泡温泉;到八月初七,感觉好了许多,于是坐船回沈阳,到十一日,离城仅剩四十里时,就没了。
不过,从明军将领掌握的情报看,努尔哈赤是“背疽恶发”而亡。
“东江疏报”称——
(耿仲明)八月初二日,急归报臣:老奴背生恶疮,带兵三千,见在咸宁堡狗儿岭汤泉洗疮……。
这就与《清太祖高皇帝实录》所载对上了——七月底努尔哈赤身体不适去泡温泉,八月二日明军已掌握他所带兵员、所去之地,是为背生恶疮而去“汤泉洗疮”。
可见,明军情报系统及效率还蛮厉害。
努尔哈赤亡故,明军亦立即知晓。
明辽东督师王之臣、辽东巡抚袁崇焕即刻疏报——
奴酋死于沈阳,四子与长子争继未定。
随后,王、袁二人又疏报了努尔哈赤死因和死亡日期——
奴酋耻宁远之败,遂蓄愠患疽,死于八月初十日。
这个日期,不很准确,当为八月十一日。但对死因说的已很明确。
据此,中国大多数学者,持努尔哈赤“背疽恶发”而亡观点。
当然,亦有持努尔哈赤抑郁而亡观点之人。其所据,依然是《清太祖高皇帝实录》天启六年,或曰天命十一年三月三日记载努尔哈赤引咎之语——
吾思虑之事甚多,意者朕心倦惰而不留心于治道欤?国势安危民情甘苦而不省察欤?功勋正直之人有所颠倒欤?再虑君子嗣中果有效吾尽心为国者否?大臣等果俱勤谨于政事否?
努尔哈赤这段话,又与前述王之臣、袁崇焕疏报所言“奴酋耻宁远之败,遂蓄愠患疽”相印证了。
如此看,抑郁可能是前因,背疽是后症,二者叠加,以至于其七月底“不豫”,遂有“幸清河坐汤”之行。待八月初七“大渐,欲还京”,不成想疽毒再次迸发,八月十一日便不治而忘了。
或曰,努尔哈赤天启六年正月宁远大败,他本人也确实受伤。
这里插上一句,魏斐德所言1626年2月努尔哈赤宁远受挫,以及当年9月亡故,都是按照“公历”时间说的。
努尔哈赤作战勇猛,往往靠前指挥,宁远一战中,被“红夷”炮火所伤不是没有可能。
但即便如此,他所受之伤应该不十分严重。因为退兵之后,努尔哈赤便迁怒于蒙古,大举征伐。
他以背弃“若征明与之同征,和则与之同和”盟誓为由,于当年四月初四,亲率大军西渡辽河,前锋军射死蒙古喀尔喀巴林部叶赫巴国鲁幼子囊努克。四个贝勒等又率兵进击西拉木伦河,取得大胜。
对此,袁崇焕亦有疏报——
臣见奴儿哈赤,自宁远败后,平昔之力压势制者,保不生携二之心?其含愤蓄怒,思患预防,而急于一逞者,其心也。然攻其焚弃。丧失殆尽,非一蹴可成,而锦、右一带烧残,无可掠之野,其不能遽举者势也。故心急而力不足赴,且阳为渡河向西,以懈粆花。粆花果堕其彀中不备,奴得尽驱其众。彼又借攻粆之威,以安其部落之心,且劫黄毛达子哈儿慎为用。
五月二十一日,蒙古科尔沁奥巴贝勒到沈阳,努尔哈赤曾出城十里升帐迎接。
四月出征,五月迎客。努尔哈赤即便一月兵败受伤,伤势不很重是一定的。
而且,他患背疽,亦应在这之后。
一般认为,“努尔哈赤被袁崇焕用‘红夷大炮’炸伤而死”一说,出于朝鲜人李星龄所著《春坡堂日月录》。书中说,朝鲜译官韩瑗出使明朝,与袁崇焕结识,听袁说到宁远一战中炸伤了努尔哈赤。
中国学者已有专著做过考证,认为此说不可信,不再赘述。
大致就是如此。
以满清史书一向的尿性,把自己的小胜大吹特吹,而失败则廖廖几字一笔带过,毕竟为主子讳是做奴才的职责。就好像满清两次被洋人打入京城,皇帝太后带领八旗狼狈逃去热河、西安保命,史写北狩西狩,也就是俗语说的去打猎。满清投降亡国了,史写禅让退位。毕竟要面子嘛,总得说几句堂皇的假话遮丑好下台嘛。[呲牙][呲牙]所以奴儿哈赤被炮轰而死是事实,即使当时未死也会留下严重的后遗症,当时的医疗水平发烧感冒都有生命危险,炮轰伤就更不力说了,果然几个月后就死了。奴儿哈赤虽死不足惜,但不可否认它是满清奴才的好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