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谢邀答!
提到中国摇滚歌手的话题,首先如果略有摇滚情怀的音乐爱好者,自然而然地想到西安籍的三大主力歌手——张楚、许巍、郑均,因为就他们在国内乐坛的地位,也是泰山北斗级别的领军人物,其影响实力口碑也是人人皆知,有目共睹,无法撼动。
九十年代初的大学校园,由于崔健的影响涌现出一大批摇滚发烧友,我就是那时关注中国摇滚乐坛的普通学生。那时的大学校园流行三种娱乐,有那段经历的学子都有记忆——摇滚围棋和哲学(佛洛依德、尼采、康德)。所以,虽然过多关注摇滚的兴衰,耳闻目染也有所了解。
当时从陕西走出的摇滚音乐人,最早算是张楚,“魔岩三杰”的名号,绝不是浪得虚名。当时还有孙浩,虽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摇滚歌手,但他是歌手里面较早拍电影的人,最关键他的这部电影叫“摇滚青年”,给人们带来一些错觉,后来发现他属于民谣歌手。说到郑均最早出名严格地说在浙江杭州那边,在大学校园参加选秀,由此一举成名后去北京发展。许巍当然是现在最能体现摇滚精神的老炮了,在摇滚音乐这块阵地上一位老兵,而且死死坚守,没有让阵地丢失,做到了:人在阵地在……
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和个人发展的需求,他们只能代表曾经的辉煌历史。游走于理想和现实的边沿,很少能静静地生活在西安这片古老的城市里,用心来聆听这片土地的呼吸,我认为真正代表西安这片古老而又现代的城市,又能扎根本土的摇滚音乐代表,现在还孜孜以求地坚持着自己喜欢风格,向世人展示古老文明与现代元素碰撞的强音,当属本一批本土歌手,诸如——王建房、马飞、黑撒乐队,还有以前的九阳乐队。我们说任何音乐,都必须有自己创作的源泉,有音乐人的天赋和创作激情。无论音乐和文学艺术都是殊路同归,这就如同让贾平凹写一部能获奖的都市言情小说,那可能吗?连他自己都不信。单纯从摇滚乐的角度来看,最早诞生于黑人灵歌,后经过摇摆乐、爵士音乐等一系列的发展和演变,直到七十年代初才形成这样的音乐风格,所以必须有一定的环境和土壤。
由此可见,无论是王建房的“长安夜”、“灞桥”“西北狼”,马飞的“长安县”、“种树”、“城管来了”,还是黑撒乐队的“陕西美食”、“起的比鸡早”、“秦始皇的口音”,以及早期九阳乐队“长安”。用纯正的西安方言,略带秦腔的旋律,富含关中地区文化风情的音乐元素,以及默默守护古老文明的坚韧不拔。特别是这几年,随着陕西旅游产业的发展,他们逐渐形成了西安文化的地标和名片。
如果说陕西华阴老腔老调,是摇滚乐的鼻祖,那么这些本土摇滚音乐人,正是对它最近距离的传承。我们从他们的作品里,能聆听到五千年前西周时期编钟黄钟大吕般的恢弘,同样也可以体味到诗经里在水一方的温情。
让我们为这些最能代表西安本土音乐的摇滚人致敬!致敬经典,致敬摇滚英雄,致敬摇滚精神!
再次感谢悟空问答!以上纯属个人观点!姑言姑听,不喜勿喷!谢谢大家!
陕西歌手,以摇滚和民谣见长。代表人物有张楚,郑钧和许巍。在这三位摇滚乐乃至中国流行乐坛泰山北斗级别的人物里,我认为最具有中国摇滚风格的是郑钧的《回到拉萨》,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是张楚的《孤独的人是可耻的》,最有乐迷基数的是许巍的《蓝莲花》。而且三人的作品中都看出他们深爱着西安,代表了西北汉子的淳朴,率直,不阿。
而代表陕西方言乐队的黑撒,王建房,马飞等更是活的纯粹,有向往名利的冲动但又可控制自己的欲望,不献媚不卑微,热爱是他们的音乐生命动力。
流行歌手中早期的孙浩,李琛,后来的苏醒,都还没达到以上几位在音乐上的造诣和音乐精神。
有一位音乐人,其实陕西还有位才华横溢的音乐人杨海潮,曾为田震写《干杯朋友》《月牙泉》零点乐队的《相信自己》俞静的《楼兰姑娘》韩磊的《怎样的爱》等歌曲,只是为人典型的低调西北汉子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