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去西湖旅游,我还真没有好好旅游过,因为我就生活在杭州。要说对西湖周围公园的了解,还真实蛮深入的。对西湖的印象特别深,也特别有感情,具体的就把我那篇帖子复制过来,供大家参考吧。
谈谈西湖景区那帮行风监督员们
辞河
人人都说杭州的西湖美。其实,西湖最美的是西湖周围的三十多个公园。任何一个游览杭州西湖的人,都游览过西湖边的公园。无论是湖滨公园,还是柳浪闻莺,不管是平湖秋月,还是曲院风荷,西湖边的公园都给游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西湖为什么会这么美?因为有西湖周边的公园,这些公园衬托和拱护着西湖的美丽。而维护西湖风景的人群,除了杭州市园文局机关,风景局以及所属的各个管理处的园林员工,杭州的热心市民以及游客,还有一支默默无闻守护西湖风景二十年的那帮人。他们就是从杭杭州市政风行风监督员队伍里抽调的十人监督检查小组,每季度对杭州市西湖周边三十多个A类公园进行监督检查,逐个进行打分。正是有这帮维护监督西湖周边公园秩序、卫生、环境等方面的监督员不停地对公园进行动态检查监督,才使杭州西湖的风景在全国首屈一指,也使西湖成为中国首个湖泊类世界文化景观遗产。
杭州市实施最佳最差公园(景区)的“双最”评比活动起源于本世纪初,后来逐步扩展到道路及河道绿化、高架绿化的评选活动。而那支行风监督小组一直对杭州市西湖A类公园实施监督检查。他们不辞辛苦,默默无闻地守护着西湖的风景,无论春夏秋冬,无论刮风下雨,无论冰雪酷暑,无论清晨傍晚,他们无时无刻动态地巡视着这些公园景区的一草一木,一时一处。 这些行风监督员们监督检查公园里有没有枯枝死树,有没有卫生死角和乱丢弃废物,水面有没有漂浮物和垃圾,绿地有没有被踩踏,有没有损坏未及时修理更换的设施设备,座椅上有没有游客躺卧,有没有自行车进入公园,有没有动物在公园被遛,有没有公园景区货郎在游走,甚至厕所的卫生纸、洗手液或者烘干器是否完好,公园的服务人员是否挂牌上岗,货亭的商品是否明码标价,有没有与游客发生争执的现象都在他们的监督检查之中,根据发现的问题情况,对所有A类公园进行扣分。后来还要用智能手机拍照举证。让各个公园管理处得分被扣口服心服。
杭州市的A类公园也有不断加入行风监督检查的,雷峰塔景区是杭州非风景局直属的收费公园,加入行风检查监督的第一年,在西湖景区公园中排名靠后,他们自认为做的已经很好了,心理非常不服气,认为监督检查组对他们有偏见,同监督员开展了座谈,监督员们把雷峰塔景区存在的问题一一例举,他们才恍然大悟,原来监督员们检查的这么仔细,卫生死角、垃圾房门口的堆积物、围墙边的白色垃圾,阴沟盖板下的垃圾,甚至打扫卫生的工具拖布摆放这些人们根本不注意的地方,都成为检查的扣分项。经过整改后,雷峰塔景区在“双最”评比经常常名列前茅。景区的徐主任说:“你们的监督检查,对我们的工作促进很大,与其他景区相比,我们才知道了差距和努力的方向。”
随着新冠疫情的爆发和景区管理体制的改变,坚持了二十年的“双最”公园行风监督检查活动取消了。虽然监督检查小组解散了,但这帮人仍然聚集在微信群里,关心着杭州西湖风景发展变化。在这次西湖断桥七棵柳树被移走的事件中,这帮人也有自己的看法。
五月三日,吴教授在微信群里发了照片,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在那里拍过照片,对那里的柳树记忆犹新。不知何时圣塘景区湖边的柳树和长凳已被带刺的月季替代,难倒是待它们长高了可防止人们与水亲近?”马主任说:“西湖的一草一木,越老越珍贵,如何改变都要慎之又慎。”
大家都关注着七棵柳树的事情,这些曾经的监督员对西湖的一草一木更有感情。汤书记说:“七棵柳树事件搞大了,坏事变好事的结果让人欣慰,但作为景区管理部门却要举一反三,吸取教训,将西湖管理得更好。”
一位民主党派的监督员说:“大家都关心西湖景区,如果能够有机会大家聚聊一下,也许能够为景区相关部门提供一些参考的建议吧。”虽然已经离开监督岗位两年多了,但这帮人仍然关心着西湖景区的发展变化。
一位老监督员说出了根本:“过去的管理部门是置身在西湖景区之中的,现在他们置身景区之外,虽然旁观者清,毕竟有不识西湖真面目之感。”
西湖边的七棵柳树,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也受到了杭州市委市府领导的重视,相关部门及时补种了柳树,市领导专门召开了恳谈会。市委书记表示:“进一步站稳人民立场。”
浙江广电集团新闻评论员舒中胜认为:西湖移柳事件从10日晚发酵到16日召开恳谈会体现了杭州的力度、温度、速度。但事件也反映出城市管理者要更有同理心,会换位思考;要多些敬畏之心,敬畏权利、民意与历史,同时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增加与市民的互动。
杭州西湖景区“双最”评比工作仍然在进行,虽然行风监督检查的工作取消了,但这帮曾经的监督员们仍然希望杭州景区更加美好,他们依然会继续关心着西湖景区的一草一木、发展变化。
处处是风景,人在画中游。